新華軍事首頁 要聞 觀點 中國軍情 環球軍情 外媒 視頻 圖片 排行 專訪 專題 名家 趣聞 軍史 軍刊 軍醫
“紅一團”為什麼這樣“紅”
 
2016年08月11日 16:30:16 |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來源: 新華網   

資料圖片:2011年5月18日,“紅一團”官兵進行實兵實彈演習。

    細節:實戰觀念要深入人心,就要從點滴做起

    春江水暖鴨先知。發展理念所帶來的變化,直接體現在基層部隊日常生活和訓練演練的諸多細節之中。

    記者在“紅一團”採訪時看到,上至團長,下至列兵,官兵們的迷彩服、作戰靴幾乎個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不少官兵作戰靴鞋底磨損情況還很嚴重,迷彩服也被刮破,就連團宣傳股楊佳林幹事——這個經常拿筆桿子的“秀才”,迷彩服上也留著鐵絲刮破的痕跡。

    “除了周三、周末穿常服外,其余時間都要穿迷彩服,並且規定周二、周五必須穿作戰靴參加高強度訓練和戰備演練,戰術考核必須穿作戰靴。”楊佳林説,“穿迷彩服和作戰靴的時間比以前更多,訓練也更加扎實,衣服和鞋磨損的自然就快。”楊幹事告訴記者,近三年來,他已經穿壞了兩雙作戰靴。

    南方多雨,記者在“紅一團”採訪時,幾乎天天陰雨綿綿。然而,在營區內卻見不到一個打傘的:不論是上下班,還是露天活動,官兵們個個穿著部隊配發的制式雨衣。

    “戰場上會有人打傘嗎?實戰觀念要深入人心,就要從點滴做起,幹部更要做好表率。”“紅一團”團長姚智翮告訴記者,前些年每逢下雨,營區裏花花綠綠的雨傘到處是,反而把配發的雨衣束之高閣。“只有將實戰化理念融入生活點滴,才能實實在在為提高打贏能力而練。”

    2016年3月底,一場不打招呼的戰備拉練在“紅一團”展開。演練中,緊急集合、掩體構築、野外宿營、戰鬥勤務、滲透襲擾等多種實戰化課目連貫實施、硝煙味甚濃。

    這其中,一個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米袋子,令人耳目一新。

    晚上宿營時,按計劃是吃熱食,戰士們紛紛從背囊裏掏出米袋,生火做飯,下士曾煥基的米袋上收緊袋口的布條上甚至還打著結。

    “最近米袋用多了,布帶斷了,我將它結起來。”曾煥基告訴記者,以往戰備拉練,米袋只是作為戰備物資攜帶,野炊時並沒有動用裏面的米。“以前米袋裏面的米一放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動。現在每次拉練都要求食用米袋裏面的米,米袋不再是應付物資檢查的‘擺設’,而是實實在在為了打仗而備。”

   1 2 3 4 5 6 7 8 9 10   

                支援鍵盤翻頁  ←左 右→  
分享到:
【糾錯】   
 更多圖片
“心神”戰機首露真容
“心神”戰機首露真容
戰機冬天凍上了怎麼辦?
戰機冬天凍上了怎麼辦?
特戰武警深圳群山奔襲對抗
特戰武警深圳群山奔襲對抗
解放軍雪地上鑽火圈爬過火障
解放軍雪地上鑽火圈爬過火障
美國人眼裏的“瘋子”
美國人眼裏的“瘋子”
“釣魚島之戰”裏的中國兵器
“釣魚島之戰”裏的中國兵器
世界上最致命的5款軍用無人機
世界上最致命的5款軍用無人機
新加坡軍演雙機對衝
新加坡軍演雙機對衝
最令西方頭疼的情報機構
最令西方頭疼的情報機構
全球最大海軍基地
全球最大海軍基地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22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