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大曾家屬捐贈給國家博物館的原版照片,係方大曾從前線寄給母親的肖像照,照片上有方大曾本人的親筆題記。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方大曾第一時間趕赴前線。在華北戰場上拍攝採訪了3個月後,這位蜚聲國內的戰地記者突然失蹤,從此再無音訊。
他是第一位在抗日戰場上為國捐軀的攝影記者,將生命的形態永遠定格在了25歲,只留下家人和朋友年復一年的等待。

綏遠前線,陣地上的中國軍隊機槍手。
余華在其《消失的意義》中這樣評價:“方大曾的作品像是上世紀30年代留下的一份遺囑,一份留給以後所有時代的遺囑。這些精美的畫面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舊式的火車、早已消失了的碼頭和工廠、佈滿纜繩的帆船、荒涼的土地、舊時代的戰場和兵器,還有舊時代的生活和風尚。然而那些在一瞬間被固定到畫面中的身影、面容和眼神,卻有着持之以恒的生機勃勃……當一切都消失之後,方大曾的作品告訴我們,有一點始終不會消失,這就是人的神色和身影,它們正在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