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年來,首批“雙學籍”飛行學員在經受了高等學府的知識灌溉和文化洗禮後,完成了公共基礎課、航空航天工程專業課以及航空理論的學習,並相繼通過了跳傘訓練、體驗飛行等。轉入飛行訓練後,空軍航空大學飛行訓練基地針對這批學員知識儲備豐富、綜合素質較強的特點,積極拓展教學訓練維度,不斷優化教學資源配備,將學員們豐富的理論知識向飛行訓練實際引流,創新軍事、文化融合,重塑知識結構組成,驅動飛行技法整體躍升。為了盡快讓學員們適應空中飛行環境,該基地多次進行了模擬機訓練、Lock-on模擬對抗賽;穿插航理法規、座艙設備、空域使用等考核測試,科學採取飛行動作內容由簡到繁推進、動作量由小到大遞增的施教方法,引導學員們在“模擬飛行”中找尋靈感,在“體驗飛行”中探索出路,在“單獨飛行”中突破自我。
成功單飛後,學員冉昊楠和自己的飛行教官討論起剛剛的飛行,及時總結梳理自身的不足。他對記者説:“今天首飛成功固然可喜,但是我們今後的路還很長。地面苦練,空中精飛,為的就是能早日一飛沖天。” 目前,這批飛行學員平均飛行時間50小時,單飛後他們將轉入夜航、特技、編隊等訓練課目。預計今年6月,他們將從空軍航空大學畢業,轉入高級教練機訓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