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透析印度空軍對地攻擊能力
  新華網 ( 2021-07-21 07:07:21 ) 來源: 《環球》雜志
 

 

印度空軍兩架飛機在飛行表演彩排中相撞墜毀

    印度空軍將服務了40年的“美洲虎”攻擊機強行“續命”升級,使得印度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仍在使用“美洲虎”攻擊機的國家。

付浥錕 俞俊

  印媒《今日印度》日前報道,印度空軍已經完成了麾下第二支“陣風”戰鬥機中隊的組建工作,代號“101”中隊。印度空軍對“陣風”多用途戰鬥機寄予厚望,認為其既是先進的空戰飛機,也是對地攻擊的利器。

  印度獨立後,很長時期將戰略重心放在陸上邊境地區,因而較為重視空軍對地打擊能力建設。近年來,印度不斷加大對空軍的投入,花巨資引進蘇-30、“陣風”等國外先進戰機,逐步增強空軍對地打擊能力,已成為南亞大陸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對地攻擊飛機數量多

  空軍對地面攻擊主要有空襲、近距離空中支援、火力封鎖等方式,傳統上由轟炸機、攻擊機實施。隨著現代飛機向多功能化發展,一些多用途戰鬥機也具備了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印度沒有戰略轟炸機,因而多用途戰鬥機、攻擊機的數量與性能就成為衡量空軍對地打擊能力最直接的指標。當前,印度空軍作戰飛機數量約600架,除米格-21Bison和米格-29不太適合對地攻擊外,幻影-2000、蘇-30MKI、“美洲虎”以及“陣風”戰鬥機都具備對地攻擊能力,這幾類飛機總數達400多架。

  在印空軍形成戰鬥力的對地攻擊飛機中,蘇-30MKI不僅數量最多,也是性能最優越的。該機型由俄羅斯蘇-30M戰鬥機衍生而來,其編號中的M代表“多功能”,K為“出口型”,I是代表India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專用于出口印度的飛機。

  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向俄羅斯提出購買272架蘇-30的巨額訂單,要求由俄生産50架,剩余交由印度生産,全部飛機于2020年前後到位。印度國産型的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單機造價高達7000萬美元,安裝有鴨翼和先進的AL-31FP推力向量發動機,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良好機動性和一定隱身性能;作戰半徑達1400千米,能深入對手縱深地域實施作戰;12個外部挂點可挂載8000千克武器,能攜帶幾乎所有的俄制空空、空地導彈與炸彈,其中能對地攻擊的包括Kh-59M遠端空地導彈(最大重量可達960千克、射程140千米)、Kh-29T近程空地導彈(彈重約680千克,射程20~30千米)、Kh-31P反輻射導彈以及100、250、500千克航彈和集束炸彈等。

  2007年,印度空軍為替換老舊的米格-21戰鬥機而向全世界招標。2012年,法國達索公司“陣風”多用途戰機中標,最初印度意向購買128架,但因具體價格以及技術轉讓等問題未能最終達成協議。2015年莫迪政府上臺後,重新與法國簽訂了購買36架的新協議。2020年6月,第一批5架“陣風”從法國抵達印度,至今已到位23架並組建了2個飛行中隊。

  客觀地講,“陣風”擁有強大的亞音速機動性能,14個挂載點可以根據作戰任務靈活選擇載彈,其中對地攻擊的主要是AASM增程對地打擊彈藥、“風暴陰影”巡航導彈。AASM標準級為250千克,採取光電+慣導+GPS多重復合導引能力,高空發射時射程可達50~60千米,能夠在對方的中程、近程防空係統的防區外發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採用隱身修型設計,全程亞音速貼地巡航飛行,射程可達400~500千米。

  攻擊機因其機殼堅硬、飛行高度低、載彈多,在支援戰術級地面作戰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由于受“近距離支援無用論”的影響,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在役的攻擊機越來越少,在一些國家甚至全部退役,其余國家現役的攻擊機也大多服役了多年。印度空軍目前服役的“美洲虎”攻擊機由英法兩國共同研制,原型機于1968年9月8日首飛,1981年開始在印度空軍服役。“美洲虎”最大飛行速度1.5馬赫,最大作戰半徑1300千米,可外挂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載彈量約4.5噸,主要挂載常規炸彈、集束炸彈、反跑道炸彈、鐳射制導導彈、反輻射導彈等等。

  2019年英媒《歐亞時報》報道,印度空軍將服務40年的“美洲虎”攻擊機強行“續命”升級,使得印度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仍在使用“美洲虎”攻擊機的國家。

實戰能力是短板

  盡管戰機的目標獲取、機動突防、彈藥種類與打擊精度等指標性能對對地攻擊能力有較大影響,但在對抗激烈的現代作戰中,戰機飛行員的戰技術水準才是對地攻擊能力的最終決定性因素。印空軍飛行員訓練強度較大,但飛行事故多、人才保留難,實際作戰能力並不突出。

  印軍飛行員選拔制度非常嚴格,要經歷“三層選拔”和“兩級培訓”,實行全程淘汰制,各項考核均合格者方能成為印度空軍的飛行學員;然後需駕駛不同機型、經過250小時至300小時訓練後,才能進入實際飛行階段。

  印度空軍學院是飛行員的主要培養機構,但目前每年僅能培訓100名左右飛行學員。今年3月,印度《歐亞時報》報道,按照計劃印度空軍應有4239名飛行員,但目前僅有3834名。近期甚至有媒體曝光説,印度空軍雖然將裝備36架“陣風”戰鬥機,卻不一定擁有足夠的合格飛機員。

  另外,印度是世界聞名的“墜機大國”。今年初,印度軍事網站IDRW發布了印度空軍墜毀事故報告,指出在過去20年裏有176架戰機墜毀,米格-21、米格-27和“美洲虎”墜毀數量居前列,其中米格-21戰鬥機墜毀次數達79次。今年以來的短短5個月內,又發生了3次米格-21戰鬥機墜毀事故。頻繁墜機導致飛行員心理壓力過大,加之空軍飛行員待遇不高,多數飛行員在完成最低服役年限後就選擇離開空軍。印媒調查顯示,2010至2020年間,印度空軍總共退役了798名飛行員,其中289人獲得了民營航空公司的飛行證書。

  在印度獨立後的歷次武裝衝突中,空軍出動並不多,且主要用于空戰,對地攻擊屈指可數。第二和第三次印巴戰爭中,雙方均動用了一定規模的空軍,但對地攻擊行動並不多。其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初期,印空軍4架“吸血鬼”戰機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中還誤擊了本國陸軍馬哈爾聯隊的陣地。1999年印巴衝突初期,印軍並未計劃使用空軍飛機支援地面作戰;初戰失利後,5月26日首次發起了代號為“維賈伊”的打擊行動,打擊進入印度控制線一側的巴基斯坦目標,但效果不佳;5月27日,印度空軍飛行員納奇克塔駕駛的米格-27以航炮掃射地面目標,因發動機吸入過多火藥煙塵導致故障致飛機墜毀,其跳傘後被俘;作戰後期,印軍將能夠投擲鐳射制導炸彈的幻影-2000H戰鬥機調往前線,但因害怕被擊落,未進行大規模行動;至衝突結束時,印度陸軍共發射了約25萬枚炮彈,空軍先後出動500多架次,卻只投擲了約500枚炸彈。

  2019年2月26日,印空軍幻影-2000、“愛立眼”預警機、伊爾-78加油機組成空襲編隊,跨過印巴實際控制線攻擊了巴境內所謂“恐怖分子營地”,投下總計1噸重的鐳射制導炸彈。3月1日,澳大利亞ASPI研究所獲取了事發當地的衛星圖像,在經過認真對比研究之後表示,“恐怖分子營地”建築物沒有任何明顯損壞,炸點距目標約150米至200米。隨後,路透社記者探訪了被炸目標附近的賈巴村,村民們向記者指示了4個彈坑和一些支離破碎的松樹,當地一名貨車司機描述:“響聲震天動地,但是沒有人死亡。只有一些松樹死了,它們被炸倒了。還死了一只烏鴉。”

空軍基地體係相對完善

  印度空軍基地區分為主基地、前進基地(臨時駐訓場所)、保養基地(飛機搶修與中修場所)、野戰機場(前沿補給機場)四級,其功能各異、不可或缺。總體看,印空軍基地體係建設相對較好,有利于提升空軍包括對地攻擊在內的作戰能力。

  主基地是印空軍指揮機構與大部分戰機的常駐地,數量較多且各種條件較優。例如,提斯普爾空軍基地位于印度阿薩姆邦提斯普爾城北約7公里處,是東段地區印空軍重要的主基地。該基地主要設施包括:1條長3550米、寬45米的混凝土質跑道,1條長3200米、寬20米的滑行道;跑道兩端為警戒停機坪,其中西警戒停機坪面積約1.9萬平方米,東警戒停機坪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有5處集體停機坪,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場坪上有20余座機棚;另有機庫6座,其中最大的長約120米、寬約80米,最小的長約70米、寬約50米。此外,候機樓、登機坪、油庫、彈藥庫、塔臺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目前,該基地常駐空軍第11聯隊兩個中隊,裝備蘇-30MKI戰鬥機約36架,部署2套“阿卡什”防空導彈係統,該係統裝備的“拉傑德拉”三坐標相控陣雷達兼具發現、識別、跟蹤與引導功能,最大探測距離達60千米。

  野戰機場主要功能是為前沿部隊提供補給,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臨時起降多用途戰鬥機、攻擊機等,雖然條件較為簡陋,但因靠近邊境,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中具有特殊優勢。

  印空軍在邊境地區建有多個野戰機場。2020年,印度《金融時報》刊發了空軍前參謀長普拉納布·庫馬爾·巴爾博拉關于重啟鬥拉特別奧裏地機場的文章,文章指出:該機場位于克什米爾北部地區,距喀喇昆侖山口只有7公里左右,是印度全境最靠近邊境地區的機場,同時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機場(5100米)。該機場于1962年首次啟用,用于向印度部隊運送補給。1965年,由于地震導致地表土壤松動,印度被迫關閉了該機場。2008年5月31日,印度空軍一架安-32運輸機在關閉43年之後首次降落在該機場,標誌著機場重新啟用。時至今日,安-32和C-130J運輸機常降落在該基地,連接該機場和附近據點的公路也于近期修建完成。

  (俞俊係陸軍指揮學院副教授;付浥錕單位:陸軍指揮學院)

來源:2021年7月14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4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