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首頁 國內·國際·言論 | 經濟·財富·科技 | 社會·文化·生活·其他 | 專欄 | 過刊檢索 | 關于我們 | 環球廣告
中醫藥助力消除全球“健康鴻溝”
  新華網 ( 2021-04-22 06:26:51 ) 來源: 《環球》雜志
 

 

科摩羅女孩服用青蒿素藥物

    中國專家已為科摩羅建立起瘧疾防控和監測體係,並為該國培養了大批基層抗瘧人才。

《環球》雜志記者/樂艷娜

  提起科摩羅,多數國人大概會一臉茫然。這個位于西印度洋的島國,東西距馬達加斯加和莫三比克各約300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深入由四個島嶼組成的科摩羅,中國人會詫異但驚喜地發現,即便是在最偏遠的山村,當地人也都會用“你好”來打招呼。

  中國是第一個承認科摩羅獨立並同科建交的國家。自1976年起,中國開始向科摩羅提供各種援助,援建了尼烏馬克萊供水工程、人民宮、政府辦公樓、總統官邸和廣播電視大樓、賽義德·易卜拉欣王子國際機場維修等項目。但讓幾乎每一個科摩羅人都要感謝中國的,卻是一場志在徹底消除瘧疾的行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東新南方集團聯合組織實施的復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瘧疾項目。

  該項目採用“全民服藥”清除傳染源以快速清除瘧疾的策略,通過組織疫區民眾服用由新南方集團研發生産的青蒿素復方抗瘧新藥“粵特快”,既消滅人體內的瘧原蟲,又清除瘧疾的傳染源,直至消除瘧疾。與西方傳統抗瘧模式相比,該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佳、耗時短等優勢。

中醫“辨證施治”瘧疾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7年,全球87個國家存在約2.19億瘧疾病例,死亡人數約43.5萬。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佔瘧疾病例總數的92%,佔瘧疾死亡總人數的93%。

  科摩羅國名取自阿拉伯語“月亮”,在當地人的眼裏,瘧疾曾是“帶來哭喊尖叫的瘟鬼”。58歲的科摩羅昂儒昂島居民那蘇還記得自己14歲時的患病經歷:“忽冷忽熱,耳鳴、打戰,家裏花了好多錢才治好”。以往,科摩羅5歲以下的孩子基本都會患上瘧疾,不少人因此而死亡。“有錢的人要麼買蚊賬,要麼每晚用蚊香,這不是一筆小錢。我家以前每晚都要為買不買蚊香而發愁。”那蘇説。

  但這一切從2007年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商務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外交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廣東省政府的支援下,由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廣東新南方集團聯合組織的復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瘧疾項目,通過使用青蒿素原創滅瘧藥物,先後于2007、2012年和2013年在科摩羅的莫埃利島(3.7萬人)、昂儒昂島(32萬人)和大科摩羅島(40萬人)實施,超過220萬人次參與。

  2014年,科摩羅實現瘧疾零死亡,瘧疾發病減少到2142例,比2006年項目實施之前下降98%,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消除瘧疾國家名單。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以及許多國家多年來一直在非洲致力于清除瘧疾。但短時間內實現從瘧疾高度流行區向瘧疾低度流行區的轉變,只有中國人做到了。

  “防蚊滅蚊,防不勝防,我們的項目採取了與以前完全不一樣的治療途徑。”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拉伊向《環球》雜志記者解釋到。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于人體,通過蚊媒傳播所引起的疾病。當今世界范圍內主要採取廣泛噴灑藥劑、用殺蟲劑浸泡蚊帳、篩查瘧原蟲陽性病人、間歇性幹預等措施防控瘧疾,但這些都建立在發達國家醫療衛生條件和能力基礎之上。在科摩羅,很多居民住地連墻都沒有,據朱拉伊回憶,“甚至喝藥時連杯子都用不上,只能用家裏打水的小桶。”

  因此,新南方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們調整了防蚊滅蚊的思路,創造性地提出用青蒿素復方快速滅源除瘧的方法,即全民服用青蒿素復方,消滅人群體內的瘧原蟲,消滅瘧疾源頭。“蚊子只是媒介,你看國內的蚊子夏天也很多,但並沒有瘧疾的發生。所以我們的辦法就是跟蚊子的壽命賽跑。如果全民連續兩個月服藥,可以讓人體內60天沒有瘧原蟲,而蚊子的壽命最長45天,等到上一批攜帶瘧原蟲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攜帶瘧原蟲。這是先控制傳染源,再控制傳播媒介的策略。”朱拉伊告訴《環球》雜志記者。

  執行這種策略,契合的是中醫的治療理念。當過幾年“赤腳醫生”,還曾學醫從醫多年的朱拉伊指出,中醫講求“整體觀”“辨證施治”,即通過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等,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科摩羅是島國,人口流動導致的輸入性瘧疾病例較少,採用“全民治療”的方式能夠取得成功。

  2007年在科摩羅莫埃利島“全民治療”啟動儀式上,時任科摩羅總統桑比和副總統伊吉利盧帶頭服藥,其後衛生部長、宗教長老等有社會聲望的人紛紛效倣,最後,對中醫不太了解、持觀望態度的居民都開始配合服藥。2014和2015年,莫埃利島和昂儒昂島先後消除了瘧疾,沒有了本島感染病例。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通過群體藥物幹預、使用中國創新藥,幫助一個非洲國家快速控制瘧疾流行的成功案例。

中國方案在非洲遍地開花

  當前,發展中國家存在“健康鴻溝”依然是全球衛生治理的一大挑戰。有統計稱,全球僅10%的衛生研究預算用于防治危及全球90%人口的嚴重疾病。在朱拉伊看來,中醫中藥成本低、簡便驗廉,是未來消除“鴻溝”的一劑良方。

  “開展中醫藥對外援助,已經被明確列入《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我們給科摩羅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帶去的,不僅僅是中藥,還有整個中醫藥的治療理念和治療體係。”朱拉伊説。

  在科摩羅,抗瘧項目組專門培訓了幾千名衛生員,他們手上有一本登記冊,詳細記錄居民情況,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需要服用不同的劑量。通過在3個島長達十多年的抗瘧實踐,三級防瘧體係成功建立:由科摩羅國家瘧疾防治中心、各島衛生廳和中國專家組成的綜合抗瘧工作組領導整個行動,區域級醫療負責監督實施,村一級的衛生員則具體落實到每家每戶。

  “群防群治、全民服藥、主動幹預,這是一個從非洲國家實際出發、力求治標治本的‘中國方案’。”據朱拉伊介紹,中國專家如今已為科摩羅建立起瘧疾防控和監測體係,並為該國培養了大批基層抗瘧人才。

  正因為此,許多科摩羅人對中國心存感激。朱拉伊記得,當時接受培訓的一位59歲的衛生員,每月工資80歐元,2008年獲悉中國汶川發生大地震,專門到中國駐科大使館捐了50歐元。

  此前,由于中國抗瘧方法與西方的不同,世衛組織一直對來自中國的方案持否定態度。中方在科摩羅的成功實踐改變了這一認知。2015年,世衛組織自行進行實驗,在塞拉利昂效倣中國方案,針對300萬人進行全民服藥,8個月後,瘧疾發病率下降了近80%。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積極參與到運用“中國方案”防治瘧疾的項目中,包括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馬拉維、多哥、塔桑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復方青蒿素“粵特快”也在二十多個瘧疾流行的非洲國家銷售。

  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曾表示:“中國給世界帶來有效的抗瘧藥物青蒿素和青蒿素聯合療法,我們讚賞中國為其他國家消除瘧疾所做的貢獻。”

  2019年7月4日,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題為《非洲抗瘧下一步,中國走在最前列》的文章,指出中國在非洲的科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向世界展現:中國帶給非洲的遠不只是道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有學者認為,中國在科摩羅的滅瘧項目,完全符合2008年11月第63屆聯大通過的第33號決議《全球衛生與外交政策》中所説的“全球衛生外交”這一理念,這一決議強調,全球衛生是國家、區域和國際范圍內的長期目標,需要不斷注意和作出承諾,並加強國際合作,而不僅僅限于緊急情況。

  2021年1月《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在提到這一項目時,認為它體現了中國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積極支援其他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體係建設,幫助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2020年10月,阿姆斯特丹《國際抗菌藥物周刊》刊登了一篇名為《青蒿素哌喹片在治療新冠病毒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章,引發了業內的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基于復方青蒿素防治瘧疾領域及青蒿素擴大應用方面的研究基礎,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研究中心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科研、醫療團隊合作,進一步拓展青蒿素哌喹片在治療新冠肺炎上的臨床研究,探究中醫藥和復方青蒿素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方式和路徑。

  提到這一論文,朱拉伊信心滿滿。從2003年開始,朱拉伊就為他的老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李國橋教授開展第四代青蒿素研究工作提供資助,持續18年投入50多億元,合作開發出了青蒿素哌喹片及其他相關藥品。

  他堅信中國在疫情中感染率低、死亡率低,除了制度和機制方面的優勢外,中醫藥以及像治療瘧疾那樣的群防群治治療方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疫情爆發後給多哥總統福雷、岡比亞總統阿達馬·巴羅等領導人寫信,介紹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多哥、岡比亞總統回信説,歡迎提供中國經驗,協助防控疫情。

  朱拉伊認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它針對的是多靶點治療,而西醫是單靶點治療,不能用現代醫學理論來衡量中醫。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實踐充分説明,中醫能治大病、能治傳染病。“要國外接受中醫藥,先需要傳播中醫藥文化,使外國人了解,中醫並不只有針灸和推拿。”朱拉伊説。

  也基于此,他的團隊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尼日利亞等著手建立中醫中心,將中醫藥文化推廣到當地;同時,他還在國內通過“紫和堂”這樣的國醫連鎖中醫診所和健康驛站,把中醫醫療經驗送到群眾家門口,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特點,從而達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愈防復的目的,解決看病難、看名醫難的問題,讓中醫智慧普惠大眾。

  朱拉伊透露,未來還將在全國設立2萬家健康驛站,建設全面覆蓋各市、區、縣、鎮的“紫和堂國醫連鎖”,搭建覆蓋全民的中醫治未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平臺。

  “習近平主席曾經説過,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深以為然。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就是我的奮鬥目標。”對未來,朱拉伊信心滿滿。

來源:2021年4月2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8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志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志”

 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新華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新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新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新華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反映。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列印本稿
查看評論
推薦給朋友:
  相關新聞: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聯繫。

訂閱本刊
本刊通用網址:環球雜志
  • 如果您對《環球》雜志的稿件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與我們聯繫。
  • 編輯部電話:
    010-63077031
  • E-mail:
    globe1980@vip.sina.com
  • 社址:北京市京原路8號新華社第二工作區
  • 郵遞區號:100040
  • 對外合作:
    010-63077015
  • 傳真:010-63073516
  • 總 編 輯:馮瑛冰
  • 執行總編輯:卞卓丹
  • 《環球》雜志
    新華通訊社主管
    瞭望周刊社主辦
    環球雜志社編輯出版
    ·全彩半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3/D
    ·郵發代號:2-511
    ·國外郵發代號:SM341
    ·國內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本刊隨時辦理郵購
    ·全年訂閱價:192.00元
    ·國內零售:
    全國各大中城市報刊攤點/地鐵/機場/書店等均有銷售
    ·零售價:8.00元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價:US $6.00元 HK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