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兩會的女性身影:蒙古族"格格"成"外交鐵娘子" ·貴州省委書記談霧霾天氣經歷 建議強化環境保護 ·陳經緯委員建議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 ·議政殿堂裏沒有娛樂秀——細數明星委員的關注點 ·李建明代表:農村環衛豈能"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 ·中科院院士焦念志:警惕海島消失造成海洋權益喪失 ·新華視點兩會微博集萃:自由遷徙,讓"四海為家"夢成真 ·全國政協委員劉敬民:搞體育的不能跟群眾越來越隔膜 ·3月6日政協小組討論向港澳臺和外國記者開放通知 ·代表建議加強兒童福利制度頂層設計
中國教育經費支出比例首次“達標”
2013年03月05日 19:51:33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資料圖片:2月26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移民中學一名老師在給高一學生上課。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2012年9月出臺《關于促進全州教育事業跨越發展的決定》,逐步將義務教育向上延伸到高中、向下延伸到幼兒園。從2013年春季學期起,臨夏回族自治州免除普通高中學生的學雜費和課本費,使該州3.9萬名高中學生受益。 新華社發(史有東 攝)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馬揚 徐揚 賈釗)中國政府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達到預期標準。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在當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五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達到4%。

    當溫家寶在發言中宣布這一數據時,會場響起熱烈掌聲。

    教育學者熊丙奇在微博上評論説,這是歷史性的,但必須清醒認識到,這是一個遲到12年才達到的目標,而且是較低的水準。

    早在1993年,中國就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要在20世紀末達到4%。由于種種原因,這一目標一直沒有實現。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報告2000》,1990年時教育投入佔比的世界平均水準為4.7%,在亞洲和大洋洲發達國家為4.0%,而中國當時僅為2.3%。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任何一個國家想發展,都離不開強大的教育做支撐。他指出,中國此次突破“4%”所釋放的意義非常重大,要從簡單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型到由知識和教育支撐的高附加值的發展階段,就必須加強教育,“這不僅和研發能力密切相關,也和國民的教育水準密切相關。”

    溫家寶在報告中指出,通過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增加財政投入,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

    如今,中國已全面實現城鄉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惠及1.6億學生;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農村學生;國家助學體係不斷完善,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係。

    盡管成績明顯,但中國教育還有許多難題待解。不少網民表達了對當前入園難、減負難、擇校熱、留守兒童問題和校園安全等問題的憂慮。

    網民“開心”説:“只有教育投入更多增加,城鄉教育差距才能越來越小。盼望政府繼續加大教育投入。”

    2012年9月,一段來自湖北農村的網絡畫面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畫面中,一群年幼的孩子背著課桌,艱難地走在上學的山路上。

    “這一事件反映出,當前中國農村的教育依然處于相對落後的狀況,”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熊梅説,“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國的教育投入仍然與農村學校的發展需求差距尚遠。”

    “總理在報告中指出,今後教育投入還將繼續增長,因此,未來應研究教育經費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教育投入長效保障機制如何建立。”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劉益春説,只有逐步提高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擺正教育以及其他社會事業發展水準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並切實解決好各具體領域中的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持續快速發展。

( 編輯: 黃銳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640114898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