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寧紀事2022》聚焦教育幫扶與産業升級的新動力、新優勢、新理念_新華廣播_新華網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playType=2&src=https://vodpub6.v.news.cn/yqfbzx-original/20221012/minningdinggao.mp3

《閩寧紀事2022》聚焦教育幫扶與産業升級的新動力、新優勢、新理念

2022-10-10 19:18:41

       《閩寧紀事2022》聚焦“十四五”規劃期間,閩寧協作在教育幫扶與産業升級的新動力、新優勢、新理念。包括《愛在山那邊》和《山海新農人》兩集,每集30分鐘,分別講述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二十多年支教幫扶故事,以及閩商在援寧工作隊指導下,發展食用菌産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奮鬥故事。

 

  沉浸式記錄更好看的協作故事

 

       此次拍攝,攝製組繼續延續了“扎根記錄”“沉浸跟拍”的拍攝模式,在寧夏拍攝6個多月,最長單次連續拍攝時間超65天。攝製組深入寧夏海原縣、同心縣、西吉縣、彭陽縣、隆德縣、閩寧鎮等地取景拍攝,與支教隊員、山區學生、鄉村菇農等故事主人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做到接地氣、有煙火氣。

  

       在紀錄片中,無論是支教老師、普通學生,還是援寧閩商、當地群眾,都展現了努力奮鬥的平凡人最真實的面貌。攝製組記錄下支教老師家訪時,學生突然情緒失控,騎上一輛電動車離開現場的瞬間;記錄下當地校長聽了支教老師的公開課,直言“課程不適合當地學生,不能想當然把沿海的教學方式帶到山區裏來”;記錄下當地孩子因為生活習慣不好,以及學校飲水機不足而經常隨意喝生水的情況;記錄下産業發展招工現場,女工們受到家庭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長期出差而心生顧慮的真實話語。

       這些情節和衝突,正是閩寧協作過程中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最為鮮活的人物情感,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最需直接面對的社會話題。

 

  零距離接觸更年輕的山海情誼

 

       2022年,適逢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閩寧紀事2022》都將鏡頭對準了閩寧協作當下的00後年輕一代。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支教幫扶故事,正是新時代青年“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征程上”的生動實踐。在《閩寧紀事2022》中,記錄下了廈門大學第23批研究生支教團的支教老師到留守學生家裏,學生哭著表露出渴望關懷的動情一幕,“我覺得老師給我講題的樣子,好像我的媽媽”;記錄了學生們自發給老師過節日,老師流淚説“看到自己這麼被需要,感覺這一年值得了”。“情感、成長、傳承”成為這群青年教師們幫助西海固山區的學生們提升學業、陪伴成長的關鍵詞。

  

        而另一組關鍵詞——“擔當、蛻變、創業”,則在跟拍閩商幫助當地女性從普通女工成長為工廠管理者,帶動當地村民創業致富的故事中體現。無論是剛剛被提拔為副廠長的寧夏女工,因為不適應職場壓力而委屈流淚的無措,還是在諸多質疑中依然選擇創業的堅定,在鏡頭前,年輕人不加掩飾的情感,在記錄下的畫面和同期聲中得以真情呈現。

 

  多側面感受更真摯的責任擔當

 

       在拍攝過程中,攝制團隊真切感受和記錄下了福建與寧夏的雙向互動。節目中,既有支教隊員對學生的真情幫助,也有感受壓力而失聲哽咽的情感迸發,“一年的時間,還能給寧夏的孩子們帶來什麼”;既有援寧閩商對當地産業升級的辛勤付出,也有壓上身家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的情感流露,“小家好了,大家好了,我們才能全都好”。6個多月的沉浸跟拍,讓人物的變化得以在鏡頭前呈現,閩寧協作在新時期的發展狀況和兩地的情感連接,也得到了充分深入的挖掘與表現。

  

       據了解,《閩寧紀事2022》已被列入國家廣電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該片計劃于2022年10月13日21:00,在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首播,隨後在閩寧兩省區地面頻道、新媒體平臺全面推出。(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詩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