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來啦!你的專屬夏日食譜已送達_新華廣播_新華網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721/97faa9d9d18a4888865a80181331dc67.mp3

三伏天來啦!你的專屬夏日食譜已送達

2021-07-21 15:00:21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

  小時候聽到老人們念叨時,尚且還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不過今年夏天各地飆升的高溫還有時不時的暴雨預警,著實是讓人感受到了“初伏”的威力。

  那到底什麼是三伏呢?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個時節。“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故三伏時期的氣候,不僅氣溫高,還兼具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的特點。“六邪起于伏。”這句話的意思便是,三伏天悶熱潮濕,此時人體內的元氣不足,免疫力下降,便容易患上疾病。

  因此,如何調寒避暑、健康安穩地度過三伏天,就成為了百姓們自古以來不斷探索的一個命題。

  《唐摭言》中提到“蒯人為商而賣冰于市”。這説的便是,早在隋唐時期,市集中就已經出現了賣冰的商人。《雲仙雜記》也有記載:“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可見當時冰食之昂貴。彼時京城宴會裏還流行過名為“酥山”的甜品。“酥”即為奶,置酥于冰山上食用,甜膩清涼,與現今的冰淇淋頗有幾分相似。

  明朝時期,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避暑。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

  三伏避暑不僅僅只是飲食本身,它同樣也是一種文化。在北方有著吃“伏羊”、“伏雞”的説法。這主要是因為伏天天氣太過炎熱,對于一些外出勞動的體力工作者來説,營養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地區過去也有“貼伏膘”的説法,也就是要伏天裏要改善夥食的意思。

  同樣,在江浙民間一直留存著喝“伏茶”的習俗。取夏枯草、淡竹葉、荷葉等煎湯代茶飲,有解暑、止渴的功效。彼時的碼頭邊街道上,處處可見寫著"免費供應伏茶"的小鋪,淳樸善良的鄰里民風便體現于此。

  時代在發展,清涼解熱的手段自然也越來越多樣。雖然今非昔比,但我們依然可以做些什麼,去回味留存在華夏歷史長河中的味道。

  它可以是一碗簡單的綠豆湯。用清水將綠豆淘凈,注入清水,大火煮沸。不可久煮,約莫十分鐘後盛出,這樣熬出來的湯水,碧綠清澈生津止渴,夏日裏讓老人飲用是最好不過。

  它可以是一份精致的蕎麥涼面。將煎熟的雞胸肉和黃瓜切成細絲,撈出剛剛煮沸的蕎麥面,放入少許生抽,香醋,白砂糖一起攪拌,最後撒上一小撮芝麻,再點綴兩三片香菜,增添綠意。

  它也可以是一盤清淡的黃瓜炒豆腐。豆腐有素肉之美稱,將嫩豆腐切成小塊,熱鍋冷油煎至表皮微焦,然後倒入切好的黃瓜片爆炒少許,即可出鍋裝盤。根據口味的不同還可適量加入雞蛋或火腿。

  它還可以,只是一塊西瓜,一份原汁原味的甘甜。西瓜不僅水分多,營養也很豐富,含有蛋白質、糖、鈣、磷、鐵、鉀、果糖、維生素A、維生素C,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以説,西瓜就是最適合夏天的水果。

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

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

  今天是2021年的7月21日,也是今年中伏開始的第一天。

  在未來這段可預期的炎炎夏日裏,忌長期暴曬下戶外活動,過度貪涼;宜合理飲食,心平氣和。

  最後,在這裏祝福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清涼、愉快的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