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易到交情:從閒魚看年輕人如何用興趣編織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7 14:25:44
來源:新華網

從交易到交情:從閒魚看年輕人如何用興趣編織生活

字體:

  有人在這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圈子,有人在這裡挖掘到了生活的小確幸,還有人在這裡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創意,實現了從夢想到現實的跨越……

  這就是閒魚。

  95後用戶超四成的閒魚,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線上社區。它見證了年輕人如何在數字時代中尋找自我、表達自我,以及如何在虛擬空間中構建起真實的社交&&。在這裡,傳統的買賣關係被重新定義,社區的溫情和個體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尊重。年輕人在這裡為對味兒的事和對味兒的人買單。這裡沒有人追求一夜暴富,細水長流,持久穩健,才是年輕人“搞錢”追求的松弛感。小賺即安,小滿則足,小閒即清。

  會玩兒,敢憑興趣賺人生

  “大學四年,我沒跟家裏要過一分錢,學費和生活費全部來自閒魚。”00後季風,學的是國畫專業,現在是一名微型景觀模型師。

  季風在閒魚“創業”能追溯到高中時代,“當時是為了省錢,在閒魚買專業器具和材料,同時也出一些自己的專業作業,不但能回本,還能賺些小錢。那時閒魚就是我省錢賺錢的利器,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小賺了20塊錢。”季風説。

  “我喜歡旅游,想把自然融入作品,後來就自己動手試試,把景點做成微縮模型。”對於微縮景觀,愛上容易,入坑難,前期需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特別多。正當季風一籌莫展時,在閒魚上遇到了一位準備“退坑”的模型“大佬”,“他把全部工具和材料,大約價值2000左右的東西打包六七百賣了。這對當時的我來説,已經是入坑的絕佳教材了。這種打包出售模型所用到的複雜材料和工具的,幾乎只有在閒魚&&上才有。後來我還請教過這位前輩很多技術問題,因為閒魚有很多同樣愛好的人,他們願意分享,願意回答各種問題。”季風説。

  如今,季風的微縮景觀模型定制店已經運營三年了,海邊公路、雪山、雨林、廢墟……在這裡,誕生了很多受到喜愛的作品。

  “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8月份,每天還有5-10個客戶有強烈的下單意願,月收入大概在1.5萬元左右。”季風説。

  和季風一樣,因為興趣愛好而機緣巧合地來到閒魚,玩着玩着找到了自己小圈子的人不在少數,甚者有人因此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比如小簽家。

  “我從小就有當設計師的夢想,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六七歲就會踩縫紉機了,但長大後卻一直沒有當設計師的機會。”小簽家説。

  再次拾起兒時夢想是在2015年,彼時30來歲的小簽家偶然進入“娃圈”。“大家有玩夠的、不想要的娃娃,就在閒魚上出,閒魚可以説是我們這種小眾愛好者的聚集地”,她突然意識到,兒時的設計師夢可以在娃娃身上實現,“給娃娃做衣服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夢想成真啦!”小簽家第一次在閒魚成交是出售了自己製作的一件手工娃娃毛衣,小賺了68塊錢。

  79年出生的小簽家,今年雖然已經45歲了。“我感覺追隨年輕人的潮流太難了,所以我一直堅持做自己的設計,不會特意為了當下的主流、為了成交而改變,沒想到也收穫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歡。”

  年輕人在閒魚上找到自己的興趣同好,不但賺來收入,還“賺到”了交情。據閒魚數據,以游戲、寵植、模玩動漫為代表的興趣消費,每筆訂單約産生40句聊天。其中,40%的聊天發生在交易後,不少買賣家在確認收貨後建立新交情,持續交流。

  會省,吃喝玩樂福利賺不完

咖啡奶茶冰淇淋、披薩漢堡自助餐……假如你是卡券達人小周的朋友,那可就有福了,吃喝玩樂都能賺到小福利。

小周是媒體人,2019年參加閒魚的新聞發布會,隨手下載了閒魚APP,從此小周就發現了一個寶藏,買啥都先在閒魚刷刷。

“前兩年我媽退休了,經常和她的朋友們聚餐,她們愛吃酒店的自助餐,線下買單的話,單價不便宜,差不多三四百元一位。我一直用閒魚,就喜歡去刷這些東西。偶然我就看到閒魚上有人賣自助餐券,單價大概能便宜個10%,有的甚至能便宜30-40%。” “我們年輕人平時出去玩,就在閒魚上買哈根達斯或者歌帝梵冰淇淋的券,比酒店自助餐更便宜,有的能便宜50%。”

據閒魚數據,過去一年中,有近3000萬95後新用戶涌入閒魚,尋找省錢信息差。2024年以來,卡券類目已成為閒魚上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較去年同期增長79%。

“一千塊的東西説買就買,十塊錢郵費堅決不掏”“滿1000減50,必須精確湊單到1000.1”近年來,“該省省、該花花”成為網絡熱詞,映射的是時下年輕消費群體流行的消費觀念。相比於克制購買欲的傳統式省錢和買便宜貨的消費降級,能省會花的這屆年輕人更善於各種“拿捏”商家,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省錢方式,賺到自己的福利。

  會生活,求美學,賺得靈感源源不絕

  “太喜歡你的椅子了!是從哪買的?”

  “品味絕了,長在我心上一樣。”

  “小餐廳改成了我住不起的樣子。”

  室內設計師大千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東北人兒,曾憑藉爆改出租屋在自媒體火了一把。

  “改造出租房其實還好,沒花多少錢,80%都是在閒魚買的。”大千説。

  利用閒魚“海選”來的閒置傢具物品,讓20平米的簡陋玄關變身氛圍感餐廳,這是設計師對生活的倔強。如今,大千已是有10w+粉絲的家居博主。

  “我喜歡逛閒魚,逛中古店,蒐集新奇的好玩意兒,動手改造。”大千在閒魚購買過700多件閒置傢具,這些在閒魚上淘到的各種各樣的有趣物品,被他陳設在家中或進行二次創意,閒置物品在大千手下獲得了新生,他也在閒魚不斷靈光乍現,設計靈感源源不絕。

  閒置物品除了比較便宜,還是一個充滿萬千可能的地方,不是當下什麼火就賣什麼,而是賣家自己不需要什麼了就出什麼,在這裡,能看到差異化的、有趣的物件兒。每一件貨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可能都有一段故事。”大千説。

  一首歌,交匯百味人生

  “告訴我你的故事,我會把它做成專屬於你的歌曲哦!”這是陳學長最初發布在閒魚上的文案。

  陳學長真名叫陳子賢,出生於1998年。“2019年底,我嘗試在閒魚上做hiphop賺點錢,嘗試後我意識到,閒魚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於是我選擇辭職並且完全投入到閒魚説唱音樂工坊中,根據顧客敘述的自己的故事為他們寫歌,再定製成專屬歌曲。”陳子賢説。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管是開心的、難過的,已經放下的,還是難以釋懷的,都值得用音樂來記錄。”過去四年多的時間裏,陳子賢收集到600多個形形色色的故事,寫了500多首專屬歌曲。

  “在閒魚接觸最初一位客戶時,我還沒有專業設備,就一個手機寫歌詞,用手機錄音,做得特別粗糙。但從2020年到現在,我們持續都在合作和交流。我從用一個手機寫歌,到製作的音樂逐漸成熟;他也從剛畢業,到進入大廠音樂部門工作。這期間,我們合作了很多歌,互相之間愈發了解,會聊到目標啊,夢想之類的話題。我們逐漸變得不像是買家和賣家,而更像是可以暢聊一切的朋友。

  在閒魚搜索“賣藝”,你將打開通往魔幻世界的大門。像陳子賢一樣,閒魚“賣藝”的場子裏真是臥虎藏龍。

  據閒魚數據,截至2023年,閒魚用戶數量達5億,其中95後活躍用戶佔比超4成,00後活躍用戶佔比22%。2023年,年輕人在閒魚上一年平均賺了2723.5元。閒魚上的年輕人憑藉自己的技能、才藝和創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賺錢新思路。2024年以來,各類技能服務成交量同比增長迅猛。情緒樹洞、售賣晚霞、代做手工、夜市拼攤兒、方言教學、寵物訓練……多元化的腦洞商機伴隨着一代年輕人成長、自立,成就了他們的人生第一桶金。

  在這個快節奏的數字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似乎越來越依賴於屏幕,卻缺乏對“附近”的理解。然而,在閒魚這個&&上,我們看到了一種不同的趨勢。這裡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更是一個社區,一個線上的市集,人們在這裡不僅買賣物品,更在交流故事,建立信任。正如消失的附近在數字世界中被重新定義,閒魚正在重塑我們對於'附近'的理解——一個由共同興趣和生活態度連接的社區。

  十年,對於一個互聯網&&來説,是成長,也是沉澱。閒魚這個由年輕人一手打造的社區,見證了無數夢想的起航和實現。它不僅僅是一個交易的場所,更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和創意靈感的空間。(文/陳聽雨)

閒魚 x 新華網 10周年特別呈現

記錄超3億年輕人小賺一筆的故事

獻給閒魚上聰明經營生活的寶貝們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