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西省運城市衞生健康委獲悉,新年伊始,運城市啟動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提升行動,針對3類村衞生室開展3項工程,全面改善村衞生室硬體設備,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運城市開展村衞生室星級達標工程,遴選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在原有標準化衞生室基礎上對房屋進行改擴建或修繕,使面積達到100平方米以上,並配齊辦公設備和取暖降溫設施等。衞生室床位設置不少於5張,基本醫療設備配備達40種以上,基本藥物配備達到100種以上;配備2名以上具有合格資質的村醫,其中1名村醫為大專以上學歷;設置中醫閣,至少能開展6項中醫適宜技術;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並掌握1~2項特色專科診療技術,能為轄區村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衞生服務。
該市開展村衞生室功能完善工程,遴選原自然村合併後常住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對集體産權村衞生室面積不足60平方米的進行擴建或改造,使面積達到60平方米以上,做到“四室分開”,即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和公共衞生室(預防保健室)分開。對於滲漏水、墻皮脫落、地板開裂等房屋進行修繕維護,配齊配足31種基本醫療設備,更新辦公設備和取暖降溫設施。衞生室至少配備1名大學生村醫,基本藥物配備達到50種以上,村醫至少能開展4項中醫適宜技術。
該市開展村衞生室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於常住人口在1000人以上、沒有集體産權衞生室的行政村,或衞生室建設年代久遠、存在安全隱患的,進行新建。選址新建的村土地由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協調無償提供,新建的村衞生室建築面積原則上不少於80平方米,房屋設計上增加生活區功能,解決村醫食宿問題。房屋主體建成後,進行室內外裝修,確保水、電、暖問題解決到位,配齊配足31種基本醫療設備、辦公設施和50種以上基本藥物。
據悉,近年來,運城市啟動實施了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在山西省率先對村衞生室實行“六統一”管理;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工程,強化村醫配置。目前,該市2172個行政村均設立公共衞生委員會,2170個行政村實現一村一所集體産權的村衞生室新建和改造,大學生村醫配置率達71%。(通訊員 耿世超 特約記者 毋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