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交往二三事
文/金揚統
編輯/劉娟娟
2024年是中澳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我常常想起與澳大利亞前總理鮑勃·霍克先生交往的二三事。
霍克出生於1929年,1983年至1991年任澳大利亞總理,是澳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工黨總理。他曾103次到中國訪問,&&中國是他除了澳大利亞以外傾注感情最多的國家。
1978年,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正是在這一年,霍克首次到訪中國。“這使得我從一開始就有機會見證這一巨大的變革和中國人民的崛起。”他30多年後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霍克在1984年曾&&,認可中國在本地區和世界的重要作用應當是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核心。那一年,霍克首次以總理身份訪華。那次訪問後,澳大利亞在上海設立了總領館。他也是博鰲亞洲論壇的發起倡議人之一,還為北京成功申辦奧運會作出了貢獻。
我和霍克第一次見面是在2015年5月底的一天,當時我抵達澳大利亞開始工作後不久。那天傍晚,我帶着兩名同事去了老人位於悉尼北橋的家,一棟安靜的水邊別墅。
我們與霍克素昧平生,作為主賓被邀至家宴,按西方人習慣,是非常隆重的禮儀。這要感謝一位上海朋友的厚意,他特意安排此次晚餐,想讓我能夠盡快融入澳大利亞的工作和生活。這位上海朋友雖然英語一般,卻和霍克及其身邊的人保持了多年友誼。
就餐時,霍克一邊喝着葡萄酒,一邊告訴我們很多事。他説,澳大利亞必須和亞洲搞好關係,他特別自豪自己在澳大利亞融入亞洲中所起的作用。他很興奮地跟我講述,作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發起人之一,他是如何力排眾議,力挺中國儘早加入的。1989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標誌着這一組織正式成立。霍克也因此被一些媒體稱為“APEC之父”。
那晚,霍克的作家太太除了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還送了一套她創作的書籍給我的女同事。
與霍克第二次見面在2016年7月8日,還是那位上海朋友,囑咐我安排一頓晚餐,説霍克也參加。我特意安排了一個中西合璧的餐館。飯前,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禮物可以送他,於是準備了三支不同品牌的古巴雪茄——一年前在他家裏我看到過他抽雪茄。
這次聚會氛圍非常好。當霍克突然想抽煙了,我趕緊拿出三支雪茄,他非常利索地選中一支。正準備點火,他問了一句:“這裡可以抽煙嗎?”我説:“應該可以吧。我問下餐廳經理。”經理雖然認出了他是前總理,但還是禮貌地拒絕,説由於法律限制和餐廳排煙管道條件,在室內抽煙消防系統可能會報警。老人只好放下了拿起的雪茄。
飯畢,朋友們讓我送一下老人。我問他車在哪兒。他説沒車。我説:“我送你。”他説:“不麻煩了,你給我叫個出租車,這樣最簡單,聽我的。”我扶着他下樓,在路邊叫了一輛出租車,打開車門,幫助把他不利索的腿腳以及拐杖搬上車,老人向我揮手告別。
2016年12月上旬,墨爾本開了一個主題為“全球化未來”的會議,會議請到霍克,老人上&發表了致辭。近半年時間沒見,我發現他又衰老許多。會前我還一直找他,但VIP房間裏看不到他的身影,因此也就沒有機會和他當面聊幾句。會後,我默默地為他祝福,祝他一切安好。
2019年6月14日,霍克的告別追思會在悉尼歌劇院舉行。追思會並沒有過多的悲哀感,氣氛較為輕鬆,想必是大家為這位老人擁有如此豐富的人生而感到欣慰。追思會上,霍克太太特意用中文感謝了遠道而來的上海朋友們。當天,許多人因無法進入歌劇院,選擇頂着寒風,坐在歌劇院外的&階上觀看現場直播。
那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後,怎麼也睡不着,思緒萬千。晚上11點起床,一個人去悉尼歌劇院繞行一圈,向這位致力於澳大利亞與亞洲融合、致力於中澳友好的老人致敬告別。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悉尼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