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侍與金剛狼》:只有買賣,沒有傷害-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2 09:58: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死侍與金剛狼》:只有買賣,沒有傷害

字體:

  2016年、2018年,連續兩部《死侍》電影大賣以後,這一系列銷聲匿跡,主演瑞安·雷諾茲則開始在各種電影裏扮演死侍——當然只是在人物氣質上。2017年,休·傑克曼主演的金剛狼系列電影迎來最終章,經過一場盪氣迴腸的大戰,暮年“狼叔”為了保護無辜的少年變種人,耗盡了最後的力氣,終結了漫長而痛苦的人生。這兩個電影系列,可以説是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最後的榮光。2019年,迪士尼完成對其電影和電視部門的收購。自此,早已歸屬迪士尼的漫威影業,終於迎回了原本屬於漫威漫畫的、包括金剛狼在內的“X戰警”以及死侍的影視版權。死侍與金剛狼加入漫威電影宇宙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觀眾的期待其來有自。畢竟二者的關係本就源遠流長:早在2009年《金剛狼》第一部中就有死侍及其前身雇傭兵韋德·威爾遜的身影,兩部《死侍》電影更是反復表達對金剛狼的愛意,再加上多年來兩位演員瑞安·雷諾茲和休·傑克曼在銀幕以外的互動,使得這一次銀幕同框早已呼之欲出。如今,《死侍與金剛狼》終於橫空出世,以兩位闖入者的眼光,調侃漫威宇宙的困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受。

  當一種英雄敘事走到末路

  當一種成熟的英雄敘事模式走到窮途末路,就會有反英雄的表達出現:消解崇高、戳破幻象、卸下執着。金庸小説就是如此:“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最後以集大成卻也毀滅性的《鹿鼎記》結束,使人確信世間再不能也不必有新的金庸武俠問世。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相比之下,漫威宇宙的局面就要慘澹許多。2019年4月,《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上映,在鋼鐵俠動人心魄的犧牲以後,電影結尾響起的打鐵聲,不只是對英雄人物的悼念,也標誌着一代觀眾英雄情懷的終結。如果説這一刻的意義在當時還不夠顯著,那麼隨着漫威第四階段的倉促落幕,今天的觀眾對於漫威及其超級英雄的敬意,已消耗殆盡。

  十幾年下來,英雄們無休止地談情説愛、苦悶不捨、家國情懷……人人都是苦大仇深。以至於還想在漫威電影裏收穫有新意的情感,就只好一邊面面俱到,照應不同的關係;一邊疊床架屋,表達扭曲的情感。如何擺脫審美疲勞呢?漫威的手段主要有二:一是新人上位,二是多元宇宙。而顯然二者都不成功。新角色本身缺乏魅力,衍生劇集又缺乏趣味,多半充斥着煽情和説教,難怪觀眾不買賬。漫威試圖借助劇集的鋪墊,將這些角色納入電影宇宙,也使得超級英雄紛紛貶值。至於多元宇宙,則是將系列電影中的固定搭配拆散,重新排列組合,雖然暫時擴充了表現空間,卻打破了電影作為架空藝術、幻想空間的職能。再加上逆轉時間的設定,只要漫威願意,就可以逆轉時空,隨便叫一個英雄復活。這就使觀眾再也不相信英雄的命運,消減了崇高的可能。結果,看漫威電影就像看綜藝節目,無論如何渲染情感,觀眾都難以入戲,因為大家很清楚,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處在精確的算計之下。

  觀眾的不滿與日俱增,漫威對此當然一清二楚。可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轉局面尚需時日,不妨首先借助死侍和金剛狼的新鮮血液,自己先對這一團亂麻戲謔一番。打破第四堵墻對觀眾直接對話的設定、貫穿始終密度極大的嘲諷與自嘲,使得死侍一直是和觀眾距離最近的超級英雄。在《死侍與金剛狼》裏,死侍自稱“漫威拯救者”,這自然是玩笑話。以漫威的財大氣粗,尚不需要被誰拯救。不過漫威的困境,的確給了死侍這一“吐槽之神”以極大的表現空間。

  加入漫威的代價與高光

  然而,加入漫威的代價卻是,死侍首先要接受自身氣質的閹割。在死侍系列電影第二部結尾,死侍求死的段落,是這一角色最高光的瞬間。死侍嘴賤、血腥,卻也浪漫、真摯,而後者才是死侍電影最動人的一面。但死侍進入漫威伊始,就被安置了極其庸俗的背景:他被復仇者聯盟拒絕以後一蹶不振,以致被女友拋棄,陷入中年危機。這也徹底打破了死侍電影浪漫、真摯的側面,可見漫威要的,本來不過是嘴賤、血腥而已。同樣,漫威也深知其無力拓展金剛狼的個性與命運。“狼叔”沉鬱頓挫的迷人氣質當然要保留,然而和死侍的玩世不恭一樣,漫威需要的只是對人物華彩的櫥窗展示,願意付出的,也不過是對人物過往生命的模仿而已。

  因此,若要給《死侍與金剛狼》寫一份觀影指南,那麼只有一句話:不要做嚴肅的觀眾。翻閱豆瓣影評,有人因多元宇宙氾濫而憤怒,有人抨擊電影徹底淪為小品,有人厭惡漫威的反思只是表面功夫。這些當然都有道理,可是問題既然不是由一部電影造成,自然也沒法由一部電影解決。而《死侍與金剛狼》的好處是——並不偽裝。

  觀眾習慣了貌似嚴肅的宏大敘事背後藏着各種小動作,並會為此憤憤不平。對於明碼標價的消費情懷,反倒很不適應,而《死侍與金剛狼》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這是販賣情懷嗎?是!但它不是那種假意和你交朋友、談感情,最後才講到爺爺身體不好,問你要不要買茶葉的詐騙;而是你遠遠就能看到小賣部的招牌,走近發現都是兒童時代喜歡的零食,而且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死侍與金剛狼》的好處在於大雜燴、不靠譜、腦洞大開;在於拒絕在多元宇宙框架的基礎上營造扭曲的敘事、召喚虛偽的崇高;在於將娛樂性貫徹到底,將愉悅觀眾看作唯一要務,甚至在電影結尾的高潮段落,在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瞬間,電影展示給觀眾的,也主要是狼叔的身材,不免讓人嘖嘖讚嘆。只有買賣,沒有傷害,十分滿足。

  戳破漫威宇宙的嚴肅感

  一言不合就開打也許不好,可是電影打得真好看,每場作戰都不敷衍:死侍用金剛狼艾德曼合金的骨骼做武器,打得風生水起,尤其模仿金剛狼利爪出竅的一刻,讓人熱血沸騰。死侍與金剛狼在本田奧德賽車裏的打鬥,其血腥與刺激程度,更只有這兩位擁有無限再生能力的英雄才能實現。這兩場打戲都會長久地讓觀眾津津樂道。而電影更精彩處在於對粉絲情懷的無限滿足。觀眾甚至能在19年後重溫詹妮弗·加納扮演夜魔俠的女友艾麗卡,20年後再會韋斯利·斯奈普斯扮演刀鋒戰士,並且終於一睹永遠在籌劃、永遠要推遲、本應在24年前上映的查寧·塔圖姆扮演的牌皇真面目。觀眾呼籲超人的扮演者亨利·卡維爾接班金剛狼的角色,那就叫他扮上給觀眾看一看。觀眾幻想金剛狼和劍齒虎的激情碰撞,那就讓他們碰一碰。而電影最好笑的段落,當然是克裏斯·埃文斯的亮相,本以為是美國隊長榮耀現身,沒想到迎來的卻是《神奇四俠》裏的霹靂火,那是美隊還是“小鮮肉”時期在20世紀福克斯電影中的出鏡。電影就這樣將版權回歸所能製造的效果推向極致,並且同時戳破了漫威宇宙已經左支右絀的嚴肅感。

  面對這樣一部腦洞大開的吐槽役無厘頭動作融梗電影,觀眾或許終於可以意識到,不妨放鬆下來,盡情享受情懷,大方消費情懷,並且從此告別對於英雄敘事的期待。拯救世界或許本就無關緊要,看看風景、見見老友,就是一場愉快的旅行。

  《死侍與金剛狼》的氣質,讓人想起1991年香港電影協會為內地賑災籌款拍攝的全明星陣容電影《豪門夜宴》,以及動作喜劇電影的巔峰之作——成龍的《雙龍會》。如果戲謔打鬥能成為一條出路,也許成龍才是“漫威拯救者”。就在《死侍與金剛狼》上映期間,漫威宣布鋼鐵俠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也要回歸,扮演大反派毀滅博士,可見漫威已經“破罐破摔”,不再試圖構建嚴密的幻想世界。如今的漫威就像是即將收工的漁夫:反正已經收網了,多撈幾條是幾條。不過無論如何,我相信這都不會對曾經引人尊敬的漫威經典造成傷害。那些為鋼鐵俠、美國隊長、黑寡婦流過的淚,都是真實而不可磨滅的;就像在《死侍與金剛狼》片尾的彩蛋中,我們回顧狼叔的銀幕歲月,重溫那些驚心動魄或是黯然神傷的過往所帶來的感動一樣。(文 / 北大獾)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