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走筆丨待到群星閃耀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0 09:09:0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走筆丨待到群星閃耀時

字體:

  2024年見證了很多中國科技的里程碑事件,其中最令世界驚艷的當數神舟乘組接續出征和嫦娥六號帶回月背樣品。

  鮮花和掌聲背後,我們更能體會新時代以新型舉國體制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的堅實步伐,也更加緬懷那些為國之重器做出奠基性貢獻的功勳人物。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重新開館活動現場。均為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0月16日,位於北京懷柔的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在升級改造之後重新開放。選擇這個日子,是為了紀念60年前那一聲驚天巨響。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新中國以此豪邁宣示,中華民族從此挺起了腰板,屹立於世界東方。

  時間過去一甲子,人間正道是滄桑。今天,當建設科技強國成為時代強音,再回首,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當時國際上日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和軍備競賽,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毅然作出發展導彈、核彈、人造地球衛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

  歷史的抉擇,往往最富有戲劇的張力。當蘇聯單方面終止合同、撤走專家,黨中央提出: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八年時間搞出原子彈。

  那些對我們百般封鎖、千般刁難的國家怎會想到,一顆“爭氣彈”非但沒有嚇退這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反倒激起了一個民族愈挫愈勇的骨氣,把“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

  深冬時節,漫步在紀念遺址,我不禁遙想當年錢學森等科學家是如何搭乘直升機盤旋良久,最終為懷柔火箭試驗基地選址在此。

  墻磚斑駁,草木如斯。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仿佛還升騰在空氣中。國家一聲號令,有多少單位連夜動員、迅即開拔;祖國一聲召喚,有多少人拋家舍業、義無反顧。

  10月16日,嘉賓等在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參觀展覽。

  據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全國共有26個部(院),20多個省區市,10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參與研製。然而,大多數建設者的個人資料,至今難以追溯、無從整理。

  他們“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他們“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死就死在陣地上,埋就埋在導彈旁”……中國僅用兩年零八個月鑄就的奇蹟,憑的就是他們氣吞山河的情懷與氣魄。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瞻仰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銅像,冰心先生的這番話縈繞在腦海。

  錢學森在美國被軟禁的那5年,瘦了整整30斤;王淦昌化名王京,17年和家人不通音訊;郭永懷和助手墜機後,兩具已經燒焦的屍體緊緊抱在一起,只為保護懷中的機密文件……

  “家貧國窮,只能説明當兒子的無能。”

  “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

  “只有獻身於那些超越自身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透過這樣熾熱的表白,我們是否真的讀懂了他們?

  在我們和美英等國有着天壤之別的年代,這些已經蜚聲國際的人中龍鳳,這些勢必問鼎科技桂冠的種子選手,為何能做到人生清零?在那樣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他們怎麼能始終甘之如飴?

  穿越時空,鄧稼先留給世人的目光是那樣清澈、平和。1986年6月,鄧稼先和楊振寧留下一張闔影,仔細看,鄧稼先的嘴角還殘留着血跡。

  那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次核試驗失敗後,鄧稼先找到摔碎的核彈裂片,核輻射導致他患上溶血症,內出血止不住也擦不凈……

  即使是在生命最後時刻,他還叮囑“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這般決絕,多少次讓人熱淚盈眶;這份純粹,又讓多少人熱血沸騰。那是熔鑄於我們血脈之中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永遠都擊不垮的民族脊梁!

  一生何求?無問西東。

  此刻,我們要做的,不僅是默念他們的名字、獻出虔誠的致敬,更應銘記他們的遺志、傳承他們的信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我們曾經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深刻教訓。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這是我們今天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國家意志。

  今天,科技創新日益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大國博弈的高地,更成為一些國家妄圖阻遏中國發展的手段。

  道阻且長。我們堪稱大師的領軍者太少,“錢學森之問”還沒有破題;我們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原動力不足,科技體制改革還亟待深化……

  從現在開始到2035年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強國目標,只剩十年多!

  這十年,絕不是簡單的時間度量,而是又一輪科技革命演進下的全球競跑。這十年,我們如不能全力以赴,或許將永遠失去實現趕超的歷史機遇。

  到那時,我們何以面對這些傾盡青春和熱血的愛國科學家?我們何以續寫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發展進步史?

  10月16日,“兩彈一星”親友代表在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參觀展覽。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挑戰,恰是我們曾經跨越的溝坎;我們今天要戰勝的困難,正是我們邁向未來的底氣。

  當年,中國科學院投入40多個單位、全院三分之二科研人員,為“兩彈一星”的研製作出歷史性貢獻。

  今天,紀念建院75周年之際,百餘名青年科學家匯聚在以“科研範式變革下基礎研究的破局之路”為主題的第三屆雁棲青年論壇,發出《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倡議書》。

  堅定科技報國的理想信念;不做跟風逐熱的研究;全身心投入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前沿問題導向的學術探索與科技創新,自覺維護學術獨立性和純粹性;不參加不相關、無意義的社交型學術會議,抵制學術領域的“圈子文化”和不端行為……這份倡議書言簡意賅,直面時代之問,回應國家期盼。

  “最好的傳承是奮鬥,最好的告慰是前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説,我們要激勵和支撐更多的青年科學家坐住“冷板凳”、勇闖“無人區”,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貢獻。

  有人説,變革時代的可以是技術,但引領時代的永遠是精神。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這24字詮釋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閃耀在中華民族堅守真理、追求卓越的蒼穹。

  歲月流轉,歷久彌新,它向世界宣示:我們過去走的是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我們現在做的仍將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

  它將無比壯麗,待到群星閃耀時。(吳晶)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