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生態學研究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係可以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但只有在當地沒有強烈的人類干擾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該研究可能對管理珊瑚和預測它們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反應産生影響。
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洋熱浪越來越頻繁,對世界上的珊瑚礁構成了嚴重威脅。氣候變暖會使珊瑚將生活在其組織內提供營養的共生藻類排出,這將導致珊瑚白化,使珊瑚更容易受到飢餓、疾病和死亡的影響。雖然有些藻類能讓珊瑚更耐高溫,但有一些研究表明,白化珊瑚需要水溫恢復正常後,才能重新獲得藻類並恢復。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研究人員朱裏亞·鮑姆及其同事,在2015—2016年海洋熱浪期間研究了太平洋基裏蒂馬蒂環礁的珊瑚。該環礁受到的人類干擾呈現出一定的梯度:一端是村莊和基礎設施,另一端則幾乎沒有人類干擾。熱浪來臨前,環礁“受干擾”一端的珊瑚寄居着耐高溫的藻類,而受干擾較少地區的珊瑚則含有對熱敏感的共生藻類。
研究團隊發現,熱浪持續兩個月後,以耐熱藻類為主的珊瑚如預期的那樣,白化的可能性較小;一些含有對熱敏感藻類的珊瑚白化了,但在海水仍然溫暖的時候又意外地恢復了。這種效果以前未曾有記錄,而且只在沒有強烈本地干擾的地區才能觀察到,這似乎是因為珊瑚將熱敏藻類排出,以更耐高溫的物種取而代之。
該研究表明,珊瑚可能有多種途徑在長期熱浪中生存下來,它們有可能抵禦白化或從白化中恢復過來,這些途徑受其共生關係的影響。測試這些途徑如何受到珊瑚—共生體組合和人類干擾模式的影響,有助於在未來的長期熱浪中管理珊瑚礁。
【糾錯】
【責任編輯:王卉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