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花開,昆明城逐漸恢復往日的熱鬧。忙碌的人們在每一個清晨穿過冷清許久的大街小巷,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在不起眼的巷口,53歲的鐘趙賢在時隔2個多月後再次掀起老昆明餌塊店的卷簾門,這個不足3平方米的小店面,在過去8年裏溫暖過無數昆明人的早晨。
鐘趙賢正在製作燒餌塊(4月14日攝)。新華網 陳露 攝
火爐前的守候
餌塊,一種雲南特有的米制食品,蒸煮煎炸炒皆宜,而放在炭火或電爐上烤制的燒餌塊,是昆明人早餐最鍾情的品種。趕路上班的人們稍等幾分鐘便可獲得一份即可飽腹又不失滋味,更可方便攜帶的早餐。常吃餌塊的人往往有自己長期固定的消費門店,看似千篇一律又簡單乏味的大米製品下,卷着每一家餌塊店五花八門的核心風味。
早上六點是鐘趙賢起床的時間,在家準備好炸洋芋絲、煎雞蛋,煮好用於磨豆漿的黃豆便下樓開店了。小小的店面裏,鐘趙賢靈活自如,燒水、擺料、開爐、燒制餌塊,騰挪轉換間,城市裏最早的食客已經守候在溫暖的火爐旁,等待一份內涵豐富的燒餌塊溫暖空虛的腸胃。
烤制餌塊(4月14日攝)。新華網 張楠 攝
燒餌塊的關鍵在於火候,火大了餌塊容易糊,火小了餌塊烤得太慢,着急上班的人們難以等待,在燒餌塊的過程中要不斷翻動,使整個餌塊均勻受熱。當餌塊表面有淺淺的焦黃,同時因為熱氣而鼓起時,一片餌塊便燒制完成了,但燒餌塊美味的秘密還在後頭。
燒餌塊的萬千變幻
“要甜口還是鹹口?要不要辣?加不加油條、香腸、雞蛋?”一份燒餌塊,因為塗抹醬料和包裹配料的不同,可以組合成完全不同的滋味。每一家餌塊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醬料和配菜組合,對應着不同人的口味。因此,對於食客是否喜歡自家的燒餌塊,鐘趙賢看得很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喜歡吃我家的他就來了,不喜歡的就不來了。”
鐘趙賢製作的各類醬料(4月14日攝)。新華網 張楠 攝
鐘趙賢的配料都由自己親自製作,大致可分為甜鹹兩種,甜醬包括花生醬、芝麻醬、香菇醬,鹹醬有麻辣醬、香辣醬和鹵腐,另外還有豆豉、榨菜、腌菜、香菇、洋芋絲等配菜,這些簡單而用心的味道捕獲了不少食客的味蕾。熱騰騰的餌塊塗抹一層薄薄的醬料,再包裹隨心所欲的配菜,緊緊捲起,一份專屬於個人口味的“定制早餐”便完成了。一口咬下,餌塊散發出淡淡的米香味,和醬料配菜的豐富滋味融為一體,濃淡相宜,令人回味。
根據鐘趙賢的開店經驗,昆明人一般愛吃甜口,而來自其他州市的顧客愛吃鹹口。雖然店面位於偏僻的小巷中,但依賴大量回頭客的光顧,鐘趙賢小小的店面熱鬧了8年,不少老顧客搬家後還會特地回來吃餌塊。一些口味專一的顧客,連續幾年都不曾改變口味,來到鐘趙賢的店前,不需只言片語便能得到一份味道熟悉的燒餌塊。
城市叢林裏的自由靈魂
燒餌塊並不是鐘趙賢的第一份生意,孩子上初中時,鐘趙賢來到昆明打工,但枯燥受限的工廠生活讓天性自由的鐘趙賢難以適應,她開始學着做生意,但第一份生意就失敗了。
真切體會到創業風險的鐘趙賢,依然選擇自主經營這條路,多年來,她賣過菜、開過豆漿店、做過炸洋芋和奶茶,最終在2012年開了這間燒餌塊店。
鐘趙賢在店內忙碌(4月14日攝)。新華網 張楠 攝
“做生意就是自由,家裏有什麼事隨時關起門就去了,也不用請假,掙不掙錢都沒關係,只要能生活就行。” 鐘趙賢介紹,受到自己的影響,目前兒子和兒媳也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在昆明開了兩家奶茶店。
由於燒餌塊主要供給上班族的早餐,鐘趙賢每天早上六點半開門,十二點左右便關門休息。每天下午關店後的時間,是屬於鐘趙賢的家庭親子時光,帶孫女、買菜做飯、到兒子的奶茶店幫點小忙,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讓她覺得幸福快樂。
鐘趙賢將製作好的燒餌塊遞給顧客(4月14日攝)。新華網 張楠 攝
堅持下去,未來一定會更好
疫情期間,閒不住的鐘趙賢在家吃不香、睡不好,許久沒有吃到她家烤餌塊的老顧客也都想念起了這個味道,常常詢問她什麼時候能夠開門。
從1月開始停業,3月,鐘趙賢的燒餌塊店恢復營業。去年生意好的時候,鐘趙賢一天可以賣出一百多個燒餌塊,如今一天只能賣掉五六十個。剛復工時,鐘趙賢開店的收入一度僅夠維持房租費用,但她依然堅持了下來,掙錢並不是她開店的主要目的。“我們這個年紀了,也不希望能掙多少錢,每天早起開店就當鍛煉身體了,很快樂,管它掙錢不掙錢。”
鐘趙賢在店內等候顧客到來(4月14日攝)。新華網 陳露 攝
對未來,鐘趙賢依舊樂觀,雖然每天門店前比往常冷清許多,她依舊六點準時起床,六點半開店,一切一如往常。鐘趙賢相信,只要堅持,生意一定會慢慢變好。(完)(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