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22 19:08:17
來源:新華網

“皮山驢”更皮實了

字體:

  2月的南疆大地春寒料峭,位于喀喇昆侖山脈北麓的新疆皮山縣闊什塔格鎮加依納古特村更顯寒涼。

  晨曦微露,村西頭的一座暖圈裏,身穿工作服的布威薩熱·阿卜杜傑力卻已摸黑早起完成了給8頭母驢擠奶的工作。

  待天亮,這些新鮮驢奶將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被當地一家企業到府收購。隨後,他們將開始一天的忙碌:配比草料、飼喂毛驢、打掃圈舍……

  這裏曾是新疆最為貧瘠的地方之一。51歲的布薩熱此前從未想過,這些被當地人稱為“藍色牛奶”的液體,每天能為她家帶來可觀的收入。

  忙碌了一早上,吾拉木·圖尼亞孜(左二)一家正在展示收獲的驢奶。(新華社記者趙戈 2月4日攝)

  2017年,還是貧困戶的大兒子麥麥提·吾拉木從村委會牽回一頭“扶貧驢”。跟不少村民一樣,他開始很是困惑,“過去誰家沒個毛驢?就能馱個東西、趕個巴扎,也沒見誰靠著毛驢能掙錢的。”麥麥提常把驢牽到村口的蘆葦地,隨便找棵樹一拴就是一天。

  當地扶貧幹部發現,農民傳統的飼養觀念竟讓“扶貧驢”被閒置,沒有發揮出扶貧效果。為了讓毛驢“生金”,村委會組織培訓普及毛驢的經濟價值,並鼓勵貧困戶成立養驢合作社。

  半信半疑間,麥麥提的父親吾拉木·圖尼亞孜帶頭成立了“繁榮驢養殖專業合作社”。

  “原本以為自己還有些養殖經驗,養個驢算什麼,可是沒想到半個月就養死了一頭驢。”吾拉木説,當看到倒地死亡的毛驢,後背都涼了。“那真是當頭一棒,滿腦子只想著怎麼給人家交代。”妻子布威薩熱因此寢食難安。

  事實上,和吾拉木一樣,水土不服加之缺乏科學飼養,“扶貧驢”死亡現象時有發生。為此,皮山縣一方面加強養殖技術推廣和技術人員培訓,一方面統一“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完善良種改良、疫病防控、飼草料、保險等體係建設,並請來畜牧專家常駐鄉村授課、帶著農民觀摩。

  “原來養驢也有配方,從給驢科學配料到怎麼正確擠驢奶,這些都是從來沒學過的。”吾拉木一家全員上陣,很快找到了養驢致富的竅門。

  在加依納古特村繁榮養殖專業合作社,吾拉木·圖尼亞孜(中)與前來收購驢奶的企業工作人員交談。(新華社記者趙戈 2月4日攝)

  如今,扶貧項目資金支援建設的450平方米棚圈裏已有35頭毛驢,除了出欄的10多頭毛驢,收入還來自驢奶銷售。“一年下來驢奶收入就有近50萬元,一部分用于分紅,一部分購買生産資料,其余十多萬元就是純收入了。”吾拉木説,原來養驢真的能掙錢。

  如今,作為脫貧産業之一,皮山縣驢産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養殖、繁育、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鏈,帶動養驢貧困戶1.8萬戶,42個養驢合作社的驢奶、驢駒、育肥驢銷售收入可觀,産業效益已初步顯現。

  隨著養殖觀念的轉變、養殖技術的提升,如今,“皮山驢”在科學飼養下,更皮實了。而養殖經驗日漸豐富的吾拉木也再沒養死過毛驢。“不僅沒死,還養得越來越壯實,産奶量也增加了。”吾拉木的兒子麥麥提也在2019年底實現脫貧。

  記者:關俏俏、趙戈、白志強

【糾錯】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董志濤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12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