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援疆幹部講述援疆故事】破冰之人
2019-12-19 12:52:2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黃曉中

  早就聽身邊的人講,在第七批福建援疆幹部隊伍裏,有一位基層經驗非常豐富的人社係統幹部,他曾經還是福建省第一批駐村第一書記。當年,他在自己所負責的那個省級貧困村,撲下身子蹲點調研,帶領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奔小康,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2017年2月,他告別妻女老小,離開八閩大地,來到新疆的冰天雪地。當時,他就告誡自己,即將開始的三年援疆工作,他要盡己所能,在昌吉州人社係統幹出一番天地,做一個破冰之人。他就是昌吉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揮部人才組組長黃曉中。

  預計一個小時的採訪,前後兩個月時間約了五次,這次見面説好的時間地點,又因為工作原因,臨時換了一個地方。到了目的地,看到他還在布置工作,又等了近一個小時。在一個小時的見面採訪過程中,他陸續接了七個電話,並且以最簡短的語言匆匆結束了通話。即便如此忙碌,在見到黃曉中副局長的時候,我依然看到了一個衣著講究,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江西漢子。

  黃曉中大學畢業後被選調到了福建參加工作,一晃都二十多年了。他説,自己出生在江西、工作在福建,如今在新疆已經奮鬥了三個年頭,這三個地方都是自己的家鄉。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交流,我從眼前這位人社係統的領導幹部身上,切實感受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可貴精神。他説,從福建來到新疆,如果僅僅是完成了組織安排的各項基本任務,那我的援疆經歷顯然是黯然失色的。

  黃曉中説,作為援疆幹部,一定要有創新精神和破冰勇氣。如此,才不辜負黨中央提出的對口援疆戰略,也不枉三年援疆歲月。畢竟,不是每一個福建幹部都有條件和機會能夠來到新疆昌吉工作。

  面對自己所分管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軍轉幹部安置服務、勞動能力鑒定、信息化、就業扶貧、援疆,以及兩地幹部人才培訓和交流交往等工作,他説,這幾項工作沒有一項是輕松就能做好的。

  黃曉中説,援疆幹部有其特殊性。時間緊、任務重是共性特徵。所以,在援疆工作過程中,要做一個善于思考和學習的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做好援疆工作,必須理念先導,思路清晰,慎言篤行,穩步推進”,在談及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時,他的總結顯得很嚴謹。跟昌吉州人力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黃曉中副局長總是能撥雲見霧,讓處于停滯階段的工作柳暗花明。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就業脫貧工作上所採取的改革措施,不僅方便了辦事群眾,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讚不絕口。”當筆者向黃曉中求證這些資訊時,他卻謙虛地説,其實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還需要繼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剛到單位時,面對眼前一攤子毫無頭緒的工作,黃曉中審時度勢,迅速進入角色,理清思路,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很快,他所分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化、軍轉幹部安置等多項工作就有了起色。

  他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分析原因,爭取資金,落實政策,很快昌吉州軍轉幹部工作成了全疆軍轉服務的典范,獲得“全國軍轉資訊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然而,最讓他最引以為傲的,還是自己不遺余力推行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黃曉中説,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要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實現家家有門路、人人有事幹、月月有收入。所以,他就多措並舉推動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他經過長時間實地調研和科學分析後發現,新疆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非常豐富,而富余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工作卻明顯滯後,有的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他一邊跟政府部門對接政策,一邊跟企業商家協調崗位。與此同時,他還將目光放在了山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之路,並且取得了明顯成效。

  面對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矛盾,黃曉中從實際出發,以“小規模,多批次,多場次,精準化”為目標,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活動,全面提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水準。依托勞務合作社打造勞務品牌,分層次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項目承接,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萬余人。不僅如此,他還創新轉移就業新模式,把“就業小工場(廠)”建在家門口,實現“離土不離鄉,出家門進廠門”。

  黃曉中還不斷摸索,探索出了依托勞務聯盟轉移農村富裕勞動力的新模式。行內人經常説,昌吉州這兩年發展勞務産業,助推農民增收,絕對是全疆的一大“創舉”!

  目前,轉移到福建省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務工人員2673人,在閩新疆務工人員均與其他民族員工實行同工同酬,平均收入3500元以上,收入高的近8000元。2019年,計劃再向福建轉移新疆少數民族就業人數1700人,而且還要為每一個人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每一個富余勞動力轉移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眼看著一個個貧困家庭因為勞動力轉移,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黃曉中打心底裏為這些人感到高興。

  黃曉中在勞動力轉移方面所探索出的這一係列創新舉措,不僅給昌吉州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開啟了一個新的模式,而且給整個新疆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帶來了新的希望,這可以説是新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史上的一場破冰之旅,影響巨大,意義深遠。

  黃曉中結的親戚,在奇臺縣犁鏵尖社區。自從結識了維吾爾族親戚奧斯曼·哈散後,他就經常去奇臺浪親戚、串門子。暑假時期,愛人帶著孩子從福建來新疆探親,黃曉中還專門帶著妻子孩子一起到奇臺親戚家做客。親戚有兩個孩子,他每次去親戚家都帶著禮物,而且經常給親戚還在上大學的孩子,在學費和生活費上予以資助,在學業和精神上予以鼓勵。黃曉中説,如果能夠讓孩子安心讀完大學,順利就業,那麼這一家人的生活就會慢慢好起來的。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從自己的工資裏拿出一部分資助給親戚的孩子上學。

  前幾天,親戚聽説黃曉中三年的援疆工作即將結束,就拉著他的手特意叮囑道:“我知道你的明年初就要回福建,但是我不會忘記你的,我們雖然結親一陣子,但我們的親戚關係可是一輩子的。”他聽了維吾爾族親戚發自內心的話語,心底泛起了一陣漣漪,感觸頗深。

  黃曉中説,結親三年來,他的維吾爾族親戚越來越能幹了,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了,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中,親戚對黨的感恩之情也溢于言表。如今,在他的幫助下,還在社區當上了公益崗。看到他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他就打心眼裏感到高興。上次見面,他還早早地跟親戚約定好了,等他結束援疆工作回到福建後,請親戚到福建家裏做客,帶著親戚在福建和內地好好轉轉,見見世面。

  閩昌情深。在跟黃曉中的交流中,我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已然感受到了他對新疆和新疆人民的摯愛。歲月如梭,從最初的破冰之旅,到如今勞動力轉移工作在新疆乃至全國花開遍地,黃曉中用智慧和勇氣、心血和汗水,受到了當地人民的一致讚譽。

  如今,不論是在對接援疆工作時,還是在與內地朋友聊天時,黃曉中總是以這樣的開場白介紹新疆的:“我們新疆是個好地方”。

  是的,“新疆是個好地方”。一傳十、十傳百,進而引起的蝴蝶效應,注定會成為新疆最亮麗的名片。而這,恰恰是像黃曉中一樣的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援疆幹部們,在今後漫長的歲月裏,給予新疆最大的饋贈!(黑白,原名黑正宏,新疆作家協會會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責任編輯:董志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