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10/ 14 16:10:42
來源:新華社

權威訪談丨張揚對話王亞平:因熱愛而執著,因夢想而堅持

字體: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16日發射,飛行乘組由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航太員組成。

  新華社記者張揚此前專訪了航太員王亞平。她對空間站任務有何暢想?給自己女兒許下了怎樣的承諾?對再上太空又有著怎樣的目標和期待?請跟隨記者張揚,一起走進王亞平關于“夢想與熱愛”的奮鬥故事。

  空間站任務的航太食品種類豐富,能做到一個星期不重樣

  記者:對于空間站任務的太空食品是否增添了“新菜”?

  王亞平:我們空間站任務的食品周期為一周。食品種類在一周裏基本不重樣。從一開始只能吃壓縮餅幹和巧克力,到現在有上百種食品,航太員在太空的飲食有了很大改變。

  航太員在空間站的著裝更加多樣,會專門配備節日服

  記者:是否會對航太員在空間站裏穿的衣服有嚴格的要求?

  王亞平:我們會配備很多種類的衣服,如艙內工作服、休閒服等。你可能想像不到,由于空間站任務時間較長,會趕上春節等節日,我們還會專門配有節日服。在我看來,在空間站過節反而更有儀式感。此外,由于太空所處失重環境,我們在太空的各類衣服將按照周期配換。

  太空的失重環境使航太員出鏡自帶“美顏”效果

  記者:我看到您在“神十”任務進行太空授課時,不僅講授內容精彩,整個人的狀態也非常好。您是怎樣做到的?

  王亞平:我們有時會開玩笑講,太空是自帶“美顏”功能的。由于我們所處的失重環境,就像是做了面部“拉皮”一樣,所以狀態會顯得特別好。

  身處太空,有些東西在心中會變得“很小”,有些東西則會變得“很大”

  記者:您曾在2013年到過太空,當時在您眼中,太空的神奇之處有哪些?

  王亞平:在人的身體感知層面,太空和地面最大的區別就是失重的狀態;同時,太空對你的視覺衝擊同樣巨大。“太空究竟是什麼模樣?從那裏看地球又會是怎樣的感受?”我此前曾很多次幻想著這樣的場景,但當我真正置身于此時,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震撼”——從太空看地球,你會感受到一種生命力。地球有它獨特的氣質、變幻的表情、神秘的色彩,你會感受到它的壯美和遼闊。

  人們説“距離能産生大愛”,的確如此。身處太空,你所見到的世界會讓你得到升華——在你心中,有很多東西會變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東西則變得“很大”,比如對家人、對祖國的愛和牽挂。

  對航太員來講,空間站任務是全新的——飛行時間更長、技術狀態更新、任務難度也更大

  記者:這次空間站任務和“神十”任務相比,有哪些不同和挑戰?

  王亞平:對于航太員來講,空間站任務是全新的,它的飛行時間更長、技術狀態更新、任務難度更大——尤其是空間站出艙任務,航太員要在太空中操作機械臂,進行艙外維修等工作,這些都是以往沒有的。

  航太員完成一次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水下訓練,體能消耗相當于跑一次“全馬”

  記者:針對空間站任務的訓練,強度如何?

  王亞平: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每項訓練,都十分具有挑戰性。以模擬失重水槽訓練為例,我們每次水下訓練都會持續四到六個小時,體能消耗巨大。曾經我們有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每次水下訓練的體能消耗相當于跑一次“全馬”。

  在水下訓練時,航太員所穿服裝會有四十千帕的余壓,這就需要我們先用一部分力去和服裝對抗,然後再做動作,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力量消耗。記得我剛來航太員大隊時,聽師兄們講,每次水下訓練完成後,手會抖得連筷子都拿不穩。

  訓練雖然艱苦,但我累並快樂著

  記者:強度這麼大的訓練,很想知道您練完後是怎樣的心情?

  王亞平:每次練完都會很高興。因為在我心裏,會覺得自己又練了一次,離夢想就又近了一步。

  在我們航太員眼中,本次的空間站任務迫在眉睫,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在刻苦地訓練。你看,我這胳膊上的肌肉塊練得“杠杠的”,也是在為空間站任務不斷提升自我。

  航太員大隊成立20多年來,有一個按鈕從未被按下

  記者:還有哪些訓練讓您印象深刻?

  王亞平:我們女航太員在參加選拔前,離心機是讓我最害怕的一個項目。我們平時坐的過山車,當速度很快時,人身體所承受的過載大概是兩個G左右——而對于我們離心機訓練來講,身體最多要承受8個G的過載。

  更形象地講,8個G相當于8個你自身的重量壓在身上。做訓練時,我們的臉會變形,胸部會感覺到極度壓迫而呼吸困難,眼淚也會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控制不住。

  記者:在進行這項訓練時,有沒有一個機制能讓機器停下來?

  王亞平:有的。我們的左手邊會有一個暫停按鈕。但是,在我們航太員大隊成立的20多年時間裏,沒有一個航太員按下過它。在我心中,這個按鈕是不存在的。我想,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意志。

  “神五”發射後,“成為航太員”的種子在心中生根

  記者: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要成為一名航太員的?

  王亞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時,當時還是飛行員的我和戰友在電視機前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內心突然萌生了當航太員的想法:中國有自己的男飛行員、女飛行員,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男航太員,那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太員呢?——就在那個時刻,我的心裏悄悄種下了一顆“航太的種子”。

  從飛上天空到飛入太空,我用了十年

  記者:從一名飛行員到一名飛入太空的航太員,您用了多長時間實現了這一夢想?

  王亞平:2009年,我當時在飛行部隊,有一天接到第二批航太員選拔的通知,我馬上就報名了。最開始的時候,家人覺得航太員太危險,是不同意的。記得我父親開玩笑説:“你在地球上飛一飛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險?”但後來,家人看我很堅定,也就無條件地支援了我的決定。

  我自己也沒有想到,2003年植根在心中的航太夢,在十年之後實現了——2013年,我作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乘組成員飛上了太空。

  如果能再上太空,我一定會帶著女兒送的禮物,還要為她“摘星星”回來

  記者:上一次您去太空時還不是媽媽,如果有機會再上太空,作為母親的您是否會有不同的感受?

  王亞平:我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我想,這次我肯定會帶一個女兒送給我的禮物上去。在院裏的大馬路上,有我們上過太空的11位航太員的照片,我女兒每次走過那裏時都會遠遠地指著説:“那是我媽媽!”因為年齡小,盡管我女兒還不懂航太員是做什麼的,但她會覺得這份職業很神聖,讓她感到驕傲和自豪。

  如果能夠再次上太空,我會對女兒説:“媽媽要去太空給你摘星星回來,等著媽媽!”——這是她的願望,我不能食言。

  年輕人一定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記者:您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您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王亞平:我想對他們説,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總有一天你能觸摸到它。作為年輕人,一定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記者:對于太空中的一些未知情況,您是否也有過害怕和恐懼?

  王亞平:有很多人曾經問我,在神舟十號飛船發射的那一刻,你在想什麼?是否害怕和恐懼?我想説,在發射的那一刻,我的腦海裏只有六個字:責任、使命和圓夢。

  于我而言,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時刻——當年義無反顧地參加航太員選拔、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身穿航太服準備為國出徵太空……在這些時刻,我心裏充滿的都是對祖國的熱愛、對航太事業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熱愛,讓我有勇氣克服重重困難走到現在。

  期盼能夠再次為祖國出徵太空

  記者:2013年您已經執行過“神十”任務,是否還會期待再次出徵太空?

  王亞平:能夠再次飛上太空是我最大的夢想。在追夢的過程中,國家航太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平臺,也能讓我們個人的夢想融入到國家的發展當中。在未來,中國的空間站是我們中國人在太空的家,這對于我國載人航太發展是一個裏程碑,也是我們國家建設航太強國的一個標誌性的工程。對我們航太員來講,我深刻體會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雖然我在2013年執行過一次載人航太任務,但我也期盼著能夠再次為祖國出徵太空。

  

  總監制:劉思揚

  監制:汪金福、陳二厚

  出品人:孫志平、李學勇

  制片人:樊華

  統籌:韓珅、李國利、董千齊

  策劃:張揚

  記者:張揚、楊志剛、劉春暉、馬原馳、趙世通、李楨宇、鄧馳旻、琚振華

  編輯:李楨宇、趙世通、馬原馳、麥淩寒、宋育澤

  視覺:馬原馳、尚文意

  鳴謝:中國航太員中心

  

  新華社張揚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社軍分社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 】
01016002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