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5 10:06:43
來源:新華網

驚蟄丨一聲驚雷萬蟄醒 杏花煙雨享春耕

字體:

  大地回春,芳華吐芽。新華網 石毅 攝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5日電(石毅)3月5日是農歷“驚蟄”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開始。

  “驚蟄”古稱“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為“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冬眠的動物被震醒,人們便稱這天為“啟蟄”。後因漢朝時避漢景帝劉啟之諱而將“啟”改為意思相近的“驚”字。

  我國古代驚蟄有三種物候特徵,稱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意即桃花盛開、黃鶯啼叫、燕子飛來的景象。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氣象專家表示,驚蟄節氣在農事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就把“驚蟄”節氣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此時節,大部地區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雨水增多,進入春耕季節。但由于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中下遊地區的物候和農事來制訂的,而我國南北跨度大,自然物候進程不一,春雷始鳴的時間也不同。

  驚蟄時節正值“九九”艷陽天。此時節,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蘇,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牧笛應和山泉,牛犁舞動春光。”驚蟄過後,大自然呈現出一派山明水秀的景象,農人們也在田野裏揮動著妙曼的“舞姿”,詩一般地流淌著春的韻律。

【糾錯】 【責任編輯:曹楨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064112717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