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寶藏】恐龍足跡

  • 2021-02-08 15:34
  • 來源: 新華網


 

  【年代】中生代早白堊世

  【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

  【收藏】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恐龍足跡化石是恐龍在地表濕度、粘度、顆粒度都比較適中的情況下留下的足跡,在後來的地質作用中隨著保存足跡的泥沙變成了岩石,上面的足跡形成了足跡化石。保存恐龍足跡的地方大都出現在湖濱、海濱及河流邊上的河灘地。

  陳列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的恐龍足跡化石模型標本。新華網 徐紅梅攝

  這是發現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查布地區的恐龍足跡化石。科學家根據保存足跡的岩石性質,並對比世界其他地區類似的足跡組合,推斷查布地區在早白堊世時期屬于季節性幹旱湖泊。在每年特定時期,恐龍和其他動物都會來這裏飲水,因此在這湖邊留下了大量足跡。

  根據恐龍足跡復原的鄂爾多斯中生代早白堊世景象,鄂托克地區發現的恐龍足跡包括大型和小型蜥腳類足跡、巨齒龍類和奔龍類食肉恐龍足跡,長有羽毛的小型食肉類恐龍以及大量的鳥類足跡。

  在鄂爾多斯鄂托克旗恐龍足跡保護園區查布6號點的足跡,是四條小型蜥腳類恐龍足跡,走得比較整齊,可是後面的足跡又被幾個獸腳類恐龍足跡給衝亂。從這組恐龍足跡的化石反映出了遠古時期一場恐龍之間發生的弱肉強食場面。

  在鄂托克地區下白堊紀中發現的成串蜥腳類恐龍足跡平行排列,且有中間小旁邊大的趨勢,于是可推斷出這是一群蜥腳類恐龍在遷徙過程中留下的足跡,當時個體小的幼年恐龍走在中間受到成年恐龍的保護。

  陳列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的恐龍足跡化石模型標本。新華網 徐紅梅攝

  在全世界發現的肉食性恐龍的足跡很多,在數量上遠遠大于以植物為食的恐龍。根據生態平衡法則,食肉動物在數量上僅相當于整個動物界的5%,但超過足跡量一半以上的食肉恐龍足跡是不符合生態鏈規律的。由此,我們可以根據留下的足跡數量很多推斷出當時肉食性恐龍需要四處奔波尋找食物,因此留下了大量足跡。當進入中生代時期,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盛,以植物為食的恐龍不需要奔波很長的路就可以解決食物, 因此這一時期的植食性恐龍留下的足跡會比較少。

  鄂托克旗的恐龍足跡化石主要以白堊世時期為主,足跡種類豐富、層位多,數量大,分布范圍廣,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足跡化石産地,是中國乃至世界研究恐龍足跡的重要地區。

  一只恐龍一生只能留下一具骨架,但可以留下很多的足跡。通過這些足跡,專家們可以推斷出當時的地質環境、氣候類型、恐龍類型,甚至還為我們講述了這類恐龍生前的故事。

         出品:王宇天 王軍有

         監制:李國棟 郝芳芳

         策劃:徐紅梅

         編導:徐紅梅

         攝像:呼很蘇力

         剪輯: 呼很蘇力

         海報:王思婷

         聯合出品: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分享:

責任編輯:曹楨 李國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068112707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