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的背景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詞近期頻繁出現在有關恢復經濟發展的一係列政策中。其中,5G建設更是成為2020年一季度關鍵熱詞,吸引多方聚焦和關注。
當前,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地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不斷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據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年到2025年,中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産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間接拉動經濟總産出達24.8萬億元。
日前,遼寧省政府發布《遼寧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省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産業體係,培育15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3家國家級雙跨平臺,上雲企業達到5萬家,建設100家“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
遼寧:提速“新基建” 投資新亮點
作為全國第一批5G試點城市,沈陽市如何將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到沈陽工業互聯網中,使其成為沈陽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按照《2020年沈陽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沈陽市將實施“建平臺”與“用平臺”雙輪驅動,推進標志性的平臺、工程、項目建設,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通過完成夯實網絡基礎、加強技術創新、優化平臺體係、強化安全保障、完善生態體係五方面重點任務,努力將工業互聯網打造成沈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程碩作(新華社發)
具體來説,沈陽市將提升網絡接入能力,推動企業內網升級改造,推進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加強標準制定和關鍵技術研發,加快發展工業軟件,加快建設創新載體,重點推進“工業軟件定義網絡基礎標準”“全分布式工業控制網絡”等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建設,搶佔標準和關鍵技術研發制高點;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和工業供應鏈平臺,聚合上下遊全産業鏈企業,打通生産制造、支付交易、信用評價、金融服務和物流配送等全要素和全鏈條,培育工業互聯網新模式,實施工業APP培育工程,引導中小微企業逐漸實現雲端改造、雲端遷移;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重點企業的安全防護能力;加速融合發展,開展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推動工業互聯網産業示范基地建設,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鼓勵新松機器人等工業企業開展5G、柔性化生産、工業AR和VR等典型工業場景應用等。
3月25日,在沈陽市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沈陽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慶海表示,目前,沈陽已組織申報5G智慧醫療等“新基建”項目7個,1-2月,沈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3.9%。
面對新基建的啟動,新華睿思數據顯示,多數網友表示對“未來城市”很期待。
有網友表示:“期待新基建,期待5G、大數據的崛起!”
“支持科技興國,數字化在特殊時期確實有很大作用。”也有網友説。
“新基建”作為新興産業,連接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和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撐。
監制:關溪涓
策劃:武千妍
文字:馬詩卉
設計:劉烜碩
《睿思一刻》欄目(遼寧版)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新華網遼寧頻道聯合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