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6/ 10 15:13:29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千年瓷都何以成為世界“瓷場”

字體:

  文/本報駐南昌記者李興文 李子健 陳毓珊

  從傳統制瓷到現代文旅,從創意空間到工業服務平臺,景德鎮正不斷拓展“瓷”的外延,奮力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新時代特徵、景德鎮特點的發展新路子

  中國景德鎮,享有千年瓷都的美譽,千百年來精美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然而,進入晚清國勢日頹,列強紛紛在通商口岸設廠,景德鎮瓷業遭受重創。1910年,風雨飄搖的晚清王朝成立“江西瓷業公司”試圖革新圖強但難以為繼。在困頓中探尋,在探尋中振興,如今景德鎮被列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千年瓷都再起宏圖;高峰時5000多名“洋景漂”聚集于此,3萬多名“景漂”慕名而至,景德鎮再成八方聚才、沃野逐夢的明珠,吸引著海內外的目光。

  景德鎮市陶溪川文創街區夜景(陳毓珊 攝)

  迭代:制瓷工藝“以煤代柴”

  兩座建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圓窯包矗立在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産博物館內,透過上面斑駁的磚瓦,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這兩座現存的陶瓷燒成窯爐設備,是景德鎮制瓷工藝由燒柴轉為燒煤的標誌,更是一代一代陶藝匠人為新中國陶瓷工業發展書寫的篇章,將工業夢變成現實的實物見證。

  新中國成立後,經歷了短暫的恢復期,景德鎮的陶瓷由小作坊為主的生産方式走向了大規模、企業化的生産道路。而就在景德鎮瓷業現代化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新的矛盾出現了。

  “瓷器之成,窯火是賴。”長久以來,景德鎮瓷業都以柴為燃料,特別是依賴以松木為燃料的柴窯。所謂“俯看全境如焚火,三千爐灶一齊熏”“一裏窯五裏焦”便出自這一狀況。

  實行“以煤代柴”,迫在眉睫。1955年9月,八門60立方米可燒坯70擔的方形煤窯竣工。試燒結果喜憂參半,有時單窯燒成率達到了86%,但由于窯體為四方形,溫度難以輻射四個角邊,導致燒成率一直舉步不前。既然四個角的溫度上不去,何不改為圓形呢?1957年,第二制瓷生産合作社借鑒外地的技術資料,新建起三座93立方米的簡易圓形倒焰煤窯。

  建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陶瓷燒成窯爐設備(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供圖)

  到了1965年,景德鎮擁有正規圓形煤窯(圓窯包)131座,燒成品質逐步提高,幾乎媲美柴窯。用煤燒瓷已佔當年總産量的70%以上,初步實現了“以煤代柴”。

  與之同時進行的是,當地政府通過合並合營瓷廠和瓷業生産合作社的方式,先後成立了建國瓷廠、人民瓷廠、宇宙瓷廠等十大國營瓷廠。從此,景德鎮瓷業告別了以小作坊為主的生産方式。

  逐夢:“十二金釵”彩盤熱銷

  當彩色瓷盤遇上《紅樓夢》會擦出什麼火花?

  宇宙瓷廠産出的“紅樓夢十二金釵”係列彩盤中的“寶釵撲蝶”,制作技藝精湛、胎質細膩、釉面光滑、畫面圖案精巧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曾風靡美國,如今在收藏品交易網站上價格不菲。

  瓷盤裏裝著的“紅樓夢”,也是景德鎮追尋的“國際夢”。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景德鎮,景德鎮陶瓷業順應市場經濟大潮,開啟新的發展階段。

  曾任宇宙瓷廠廠長的舒詩誠回憶道:“1985年初,宇宙瓷廠由于米卡沙産品賣不出去而出現困難。米卡沙産品本就是由日本商人在中國訂貨後再賣給美國的。日本商人要賣自己國內的産品,由此,宇宙瓷廠通往美國的路斷了。”如何讓出海産品賣出去、賣出好價錢,困擾著當時剛接任廠長的舒詩誠。偶然間,舒詩誠了解到美國布萊福特彩盤交換中心賣過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産品,但在中國産品上仍是一片空白,有意與中國瓷廠合作。

  經過一番積極接觸和爭取,雙方同意以中國古典小説《紅樓夢》的十二金釵為題材,並選定陶瓷美術家趙惠民先生的畫稿。對方還提出了瓷胎的品質要求。要求很簡單,“不能肉眼看到毛病”。但這對當時的景德鎮來説卻近乎刁難,瓷器落渣、變形和黑點是常見問題,上不了高檔的原因就在于此。

  舒詩誠説,黑點主要是泥巴問題,把住淘泥這一關就迎刃而解,但落渣和變形始終困擾瓷廠,産品合格率不到50%。為了攻克這兩大難題,舒詩誠從外地購買原料,自辦匣缽廠。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匣缽車間建成,産品品質産品品質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紅樓夢十二金釵”係列彩盤(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供圖)

  “紅樓夢十二金釵”係列彩盤成功推出,成為我國第一套進入美國“彩盤世界”的産品,打破了長久以來外國人眼中景德鎮瓷器低檔的刻板印象。

  涅槃:營造創客“造夢空間”

  作為知名的網紅打卡地,今天,如果你來到景德鎮,當地人會推薦你去陶溪川文創街區。在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看來,陶溪川“親切、精致、浪漫”。這個代表景德鎮新氣質的地方,還登上過美國《紐約時報》的版面。

  年輕、時尚、眾創、國際范兒……這些“印象”很難讓人聯想到,這裏原是“中國景德鎮皇家瓷廠”宇宙瓷廠的廠房。更讓人驚訝的是,不到10年前,這裏還是一片破敗,污水橫流、雜草叢生。

  景德鎮曾鮮明注解著陶瓷的昔日輝煌,也曾在現代化進程中經歷迷茫。

  20世紀90年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衝擊下,隨著傳統優勢的衰退,尤其是其他産瓷區快速發展的衝擊,景德鎮瓷業發展一度舉步不前,瓷廠陸續倒閉。曾經喧囂熱鬧的廠區漸漸荒寂,千年瓷都一度又陷入低谷。

  曾依靠一個産業支撐千年的城市,應當如何涅槃?

  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試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兼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集團董事長劉子力説,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合作,力圖將老廠區的改造更新納入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借老廠區的復興,帶動整座城市的復興。

  景德鎮陶溪川創意集市(陳毓珊 攝)

  2016年,歷經5年的改造,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正式對外開放。孵化基地、創業平臺……被重塑的功能和業態吸引了資金流、資訊流和技術流不斷涌入。

  歷史上,景德鎮的瓷器沿著碧海帆路,遠銷世界各地,為中國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窗。今天景德鎮正以新風貌、新氣象,成為世界體驗中國發展、感知中國文化的新窗口。

  “今天的景德鎮,散發著強大的‘瓷場’。”景德鎮景漂協會會長焦孟田説。

  創新:打造“兩地一中心”

  2019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設立,無疑是千年瓷都走向復興的新機遇。實施方案對推動陶瓷文化産業創新發展作出部署。到2035年,景德鎮將成為全國具有重要示范意義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

  從傳統制瓷到現代文旅,從創意空間到工業服務平臺,景德鎮正不斷拓展“瓷”的外延。景德鎮市市長胡雪梅説,景德鎮正舉全市之力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奮力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新時代特徵、景德鎮特點的發展新路子,一個先行先試的特色瓷都、創新創造的活力瓷都、日新月異的開放瓷都正在加速崛起。

  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城市,景德鎮從千年文化積淀中汲取能量,在創新轉型的發展之路上堅定前行。

  “如今的景德鎮,不僅是陶瓷文化藝術之都,更是陶瓷産業之都、陶瓷材料創新之都。”景德鎮市委書記劉鋒説,景德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研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賦能發展的動能越來越強勁。

  景德鎮正以更加開放創新的姿態擁抱世界,致力于打造“兩地一中心”,即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在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産博物館內,一面“眾人墻”引人注目,以聲光電的形式展示著近萬名普通瓷工的珍貴留影。這些瓷工是千千萬萬景德鎮陶瓷工匠的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潛心創新,書寫著瓷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記者手記】“洋景漂”共赴瓷之約

  文/本報駐南昌記者李子健 陳毓珊 郭豐慶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洋景漂”,以瓷為馬,追逐著各自的夢想,同時也在塑造著新時代瓷都的風貌

  “對任何從事陶瓷行業的人來説,這裏都是一個聖地。”美國藝術家瑞安·拉巴爾如是斷言。

  六年前,曾旅居世界多地的拉巴爾選擇定居景德鎮,在這座千年瓷都開設自己的工作室。

  這間位于陶溪川文創街區的工作室近乎被他創作的作品塞滿。“你看到這裏有個球,你想像它正在生長。這個球控制了整片空間,所以這闡述了物體如何佔據空間。”拉巴爾的大部分作品像西方的現代藝術一樣抽象,但不難看出,它們所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手法,都是景德鎮傳統的制瓷技藝。

  “景德鎮充滿著創造的能量,我們有想法就能實現。”拉巴爾説,“上千年的制瓷歷史,空氣中都能感受到陶瓷的氛圍,在這裏我們也很有創作的潛力。”

  他説,自己就像從2000年前的中國穿越回來,是一個歸家的遊子。

  掩映在山谷裏的景德鎮自古是一座移民城市,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匠是古代的“景漂”。

  如今,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名藝術家在景德鎮交流創新創作。這裏宛如一座燈塔,照耀著人們對瓷的信仰。

  2009年,土耳其陶瓷藝術家埃克雷姆·亞澤哲(中文名“愛可”)被博物館中琳瑯滿目的瓷器吸引,慕名來到景德鎮,一待就是近13年。

  土耳其陶瓷藝術家愛可(左)在介紹自己的作品(資料圖片)

  “我總是想採用傳統的方法,比如傳統的黏土、釉料、繪畫方法。我向許多當地大師請教,他們有時會來我的工作室,有時也會邀請我去他們的工作室。過去十年,始終如一。”愛可説,在當地匠人的熱情幫助下,他腦海中的許多想法已經變成了陶瓷作品。

  “洋景漂”是景德鎮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他們在景德鎮研學創作,汲取中華傳統文化養分的同時,也通過他們的作品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英國人蓋·博天曾在金融領域擔任高管。敏銳的商業直覺告訴他,這座曾依靠單一産業支撐千年的城市,蘊含著無限商機。2013年,他決定“漂”來景德鎮,開啟人生的新賽道。

  “這裏為企業家提供了發展業務的機會。你可以在景德鎮實現小批量生産,這使我們能夠嘗試新的産品設計,測試一下,看人們是否喜歡,然後再擴大規模。”他説,“此外,很多人來景德鎮度假,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零售環境。”

  大器成景,厚德立鎮。對所有慕瓷而來、因瓷而留的人而言,景德鎮即是唯一。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近年來,景德鎮以創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為抓手,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洋景漂”,以瓷為馬,追逐著各自的夢想,同時也在塑造著新時代瓷都的風貌。

  國際文化交流、國際合作辦學、國際研學遊學……不論人們因何而來,在他們臉上,都映照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

  刊于《參考消息》2021年6月10日第10版

【糾錯】 【責任編輯:唐子蘭 】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20411275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