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 看老鄉|誰説農業不掙錢?水果鎮上説“小康”
2020-09-03 09:5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9月3日電(龐雪汀/文 于華傑 沈昱君/攝)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江蘇省啟東市惠萍鎮,是遠近聞名的“水果小鎮”。在這裏,農戶們巧換思路,拓寬銷路,讓世代種植的果樹改頭換面,成了小康路上的“搖錢樹”。

  子承父業,種出水果“生意經”

  一大早,75後“新農人”沈輝就來到自家的果園裏,帶著夥計們一起採摘甜瓜。白玉般玲瓏剔透的甜瓜,入口清甜酥脆、細膩多汁,是啟東當地的特産。因為皮薄肉嫩,這種甜瓜十分“嬌氣”,不耐儲存、不耐高溫,而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如今,甜瓜已經成為了蘇浙滬地區人們皆可享用的美食。

75後“新農人”沈輝介紹他種植的甜瓜

  “我曾在外面做過十年的建築行業,2015年我聽説老家惠萍成立了水果小鎮,于是回來接手了父親的果園。想乘著這股‘東風’,把家裏的水果産業發揚光大。”沈輝説,“所以從回老家的那一天開始,我就是以一個‘新農民’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

  對于沈輝父親那一代的農戶來説,在果園邊擺攤幾乎是他們唯一的銷售途徑。到了沈輝這裏,他決意要打破這種傳統的“種植+擺攤”模式。

  除了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線上進行水果推廣,沈輝還在自家房子的二樓開設了民宿,在小院裏搞起了農家樂,將水果採摘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

  “你看,這黃澄澄的雞湯,都是用我們果園裏散養的土雞做的,健康綠色味道好!”打開手機相冊裏的農家樂圖片,沈輝如數家珍。“今年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我暫時關閉了民宿和農家樂,下半年應該很快會‘回歸’,希望到時候會有更多新朋友來到我的小院,體驗我們的農家生活。”沈輝説。

  短短五年的時間,沈輝一家的年收入翻了十倍。回想起當初回鄉的決定,沈輝坦言自己“很幸運”:“我是伴著果香長大的,現在眼看著果園在我手裏越來越好,我覺得很開心、很值得。”

  轉變思維,水果也能成“網紅”

  其實,在水果小鎮,學著轉換思維,開辟水果銷路的,不僅僅是像沈輝這樣的75後“新農人”,老一代的農人也在積極尋求轉變。

  “你看我這個手機上的訂單,有上海的,有四川的,最遠還有到東北的。”果農倪建剛今年已經50多歲了,但卻是智能手機不離手,因為小小的手機裏藏著他五湖四海的客戶。

老倪家的果園

  “我們現在都是在微信朋友圈發我們水果的圖片和資訊,然後客戶直接在手機上下單訂購的,基本上新的水果一上市就訂空了。”老倪説,“還有好多是單位團購的,再也不愁水果沒銷路了。”

  自從掌握了朋友圈的銷售“技能”,老倪又和老伴做起了水果的“周邊産品”。每年秋天,老倆口都會親自動手,把各色水果制成果幹,與麵粉融合,制成水果糕在朋友圈售賣。在老倪展示的視頻裏,剛出鍋冒著熱氣的水果糕,香氣倣佛要從螢幕裏溢出來。

  “我們的水果糕都是‘秒空’的,一發到朋友圈立刻就訂完了。”老倪自豪地説。

  在果園旁邊的小院裏,老倪還養了一些家禽。這些吃谷物長大、零化肥養殖的雞、鴨、鵝,都是老倪代朋友養殖的。“我這個是完全的綠色有機養殖,年底把他們送還給朋友,讓他們過年吃得美味又放心。”老倪説。

  轉變思路,開辟銷路。老倪沒想到,自己種了一輩子的水果,成了朋友圈裏的“網紅”,讓自己和老伴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水果“合夥人”:為鄉親們的小康路提速

  就在離老倪家果園的不遠處,有兩個現代化的水果大棚。而這裏的主人,不是鎮上的農戶,而是三位因水果結緣的年輕“合夥人”。

三位因水果結緣的“合夥人”

  王昌宇和胡佳峰,是惠萍鎮的大學生村官,趙旭勉是在大學畢業之後就來到鎮上做技術員。同為80後,三人到惠萍鎮工作後很快成了好朋友。一次偶然的交談當中,有著農學專業基礎的王昌宇提出了在當地推廣“陽光玫瑰”品種葡萄的設想,本就對水果種植感興趣的胡佳峰、趙旭勉當即表示,願意加入這個葡萄創業的小團隊。

  今年夏天,水果“合夥人”迎來了果園的第一次豐收。看著如綠寶石般晶瑩剔透的“陽光玫瑰”葡萄,王昌宇、胡佳峰和趙旭勉心中無比驕傲。“我們的葡萄甜度高、個頭大、香味濃鬱。仔細品嘗一下,真的可以品味到玫瑰的香氣。”胡佳峰説。

  從果園裏雇傭的當地農民開始,三位“合夥人”正在將“陽光玫瑰”葡萄的種植技術,慢慢教給當地人。

  “比起我們當地土生土長的品種,‘陽光玫瑰’葡萄的品種更好,市場競爭力更強,經濟效益更高,如果我們鎮上的居民也能夠種植這種葡萄,無疑會是一次在産品上的提檔升級。”在採訪的最後,王昌宇告訴我們,他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是要將“陽光玫瑰”的葡萄品種,推廣給全鎮的農戶。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個“小目標”會為水果小鎮的小康路提速。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