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互聯網+醫療”,讓醫院智能起來
2019-08-23 09:28: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互聯網醫院、遠端診療、雲檢查報告……近年來,“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使得人民群眾對醫療健康服務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當“E”遇見“醫”,究竟會碰出什麼樣的火花?近日,我們走訪江蘇多個城市的綜合醫院,了解互聯網給當下醫療帶來的改變,發掘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和創新舉措。

    救治慢?互聯網開通急病救治“高速公路”

    互聯網對于公眾的醫療健康來説,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嚴金川眼中,互聯網不僅僅意味著“高精尖”,更為與生命的賽跑提速。

    8月13日,互聯網真的救了揚中市民周亮(化名)的命。從12日晚上開始,周亮忽然嘔吐不止,13日下午四點多,家人將周亮送至揚中市人民醫院。經過檢查,醫生很快發現周亮的精神狀態和各項指徵與腸胃病的一般症狀不符,于是很快為他做了心電圖檢查,並將報告上傳到了由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牽頭組建的心腦血管病區域化協同救治網絡平臺“飛救E信”上。幾乎是同時,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的值班醫生監控到了這一數據,並很快將周亮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收到這一病情反饋之後,周亮馬上被送往位于鎮江市區的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下午6點多,周亮接受了手術。“從監測到病人資訊到接受手術,前後僅僅50分鐘的時間。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為搶救生命提速。”嚴金川説,“如果不及時做這個手術,病人未來將很有可能面臨心臟的慢性衰竭。”

    在“飛救E信”平臺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心電圖影像

    據介紹,心肌梗死、腦卒中這類心血管疾病具有極強的突發性和致命性。從前,很多二級醫院沒有及時診斷救治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區域協同網絡的建立,為心血管病的救治搭建了“高速公路”。

    如今,“飛救E信”平臺已覆蓋鎮江及周邊地區的20余家二級醫院,成功救治了800余例急性心腦血管病患者。

    互聯網急救平臺,不僅促進了區域協同救治的進程,也實現了危重病人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的無縫對接。

    8月21日下午,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救治指揮會診中心,一陣鈴聲之後,急診室護士長武妍接到了來自編號為731的急救車發來的呼叫。“病人潘月(化名),75歲,有胸痛症狀,請接心內科。”武妍通過指揮中心的資訊平臺了解實時傳輸的患者症狀病史之後,立刻連線心內科主任醫師趙良平電話,請他通過網絡端口閱讀患者心電圖影像,做出初步診斷。

    “我們的救護車都安裝有網絡和音視頻設備,可以實時傳輸病人資訊,並與值班醫生進行視頻通話。我們稱之為移動ICU。”蘇州市急救中心主任林岐説。

    目前,蘇州市智慧急救平臺已接入39個急救站、12家區域內醫院,改造智能救護車48輛,已累計救治患者超過16萬人次。

    互聯網+醫療健康,真的能救命。

    就醫難?互聯網讓你與專家“面對面”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煩惱:因為覺得醫院人多又太遠,明明身體有些小毛病卻懶得去看。現在,互聯網正將這類煩惱化解于無形。

    8月19日是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周慧芳值班互聯網醫院“雲診室”的日子。早上十點,周慧芳按照患者在網絡平臺上預約的時間,準時來到診室。

    “你現在身體感覺怎麼樣?”“上次回去之後有沒有按時服藥?”周慧芳詳細詢問著一位鎮江復診患者的病情。一塊電腦大屏,成為了讓醫生與患者面對面的“任意門”。“可以説,‘雲診室’拉近了我和患者的距離。尤其是輕病、復診的患者,只需要在醫院的App上進行預約挂號,就可以在相應的挂號時間線上接受診療。”周慧芳説。

    在互聯網醫院“雲診室”上,醫生問診後還可線上開具處方,復診患者選擇雲支付和快遞寄送後,藥品直接寄到家中,全流程線上就醫,無需排隊等候。

    在江蘇省中醫院“雲診室”,主任醫師在與外地患者連線診療

    據江蘇省中醫院健康産業辦公室主任束雅春介紹,現在江蘇省中醫院有20多位不同科室的專家在互聯網“雲診室”輪流坐診。這些專家,有很多是從前“一號難求”的名醫,通過互聯網的平臺,“挂號難,挂名醫號更難”的困境,得到了有效化解。

    如今,江蘇29家醫院正在開展互聯網醫院建設。今年年內全省將建成50家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療健康”真正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在南京市江北新區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醫生“AI.Hwa”正在誕生。只需要用掃描二維碼,你就可以在網絡端口與智能醫生對話,並獲得初步診斷報告,這一報告可以為患者的進一步就診提供參考。這一診斷診斷不僅源于根據真實病例生成的大數據,亦包含了學習基因組學數據得來的新知識。

    在不遠的將來,也許只需要打開你的手機,你就能獲得最專業的醫療建議。

    看病貴?互聯網“出招”為你省錢

    重復開藥、重復做檢查、CT做好還要自費列印膠片……我們常常在看病過程中花一些沒有必要的“冤枉錢”。現在,互聯網“出招”就能幫你省錢。

    “雲膠片的出現,預計一年可以為全區市民節省約3000萬元費用。”南京江寧區衛健委副主任孫海説。

    孫海口中的雲膠片,就“濃縮”在一個小小的二維碼上。在南京市江寧東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患者拿到的遠端影像報告頁面上都有一個雲膠片二維碼。只需掃描二維碼,患者就可線上上直接調取個人影像檢查的數字膠片。數字膠片提供比紙質膠片更加清晰、全面的檢查影像,可供在其他醫院就醫或咨詢其他醫生時使用。

    患者只需掃描檢查單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讀取“雲膠片”影像資訊

    據了解,以往,患者列印膠片需要支付每張20多元的費用,現在,雲膠片提供免費下載查看影像資料的功能,讓患者不用排隊、不用付費就能拿到並且長期保存自己的檢查報告。

    “更重要的是,數字膠片資訊平臺上至少可以保存15年。有效解決了傳統膠片易丟失的問題。”孫海説。

    除了雲膠片,覆蓋江寧全區的區域資訊健康平臺也在以智能調取數據的方式提高診療效率。如果醫生出現重復開藥、重復開檢查的情況,係統會自動彈出提醒,並會提供之前做過檢查和開藥的資訊,這不僅大大提高了醫生診斷和開具處方的準確性,也為百姓節約了很多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實際上,在江蘇的一些地方,智能醫助服務已經升級為係統性的智能診斷關聯功能。

    今年8月12日,一種“智慧病歷”在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陽湖院區的三個病區上線。只需要輸入病人的基本資訊和病徵,智慧病歷就可以生成可供醫生借鑒的診療計劃和建議。8天以來,智慧病歷係統已經完成病歷書寫68份,新建醫療術語181條,臨床對自動引用,病程調用,診斷關聯鑒別診斷和診療計劃等功能感到非常便捷。

    江蘇省衛健委信息化醫療專家表示,病歷數據的可分析、可利用、可信任,非常重要。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意味著醫療品質的提升,也會讓百姓在就診過程中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

    “互聯網+醫療”,是醫療産業的新氣象、新方向,有效緩解了醫療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今,已有45個區域性遠端會診中心、61個遠端影像診斷中心、44個遠端心電診斷中心落戶江蘇,為8000多萬江蘇民眾帶來實惠與福祉。(龐雪汀/文 李衡/攝)

+1
【糾錯】 責任編輯: 彭亞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你好,我是婦好!
你好,我是婦好!
“十萬大山”秋色美
“十萬大山”秋色美
生態中國·擁青攬翠三秦俊
生態中國·擁青攬翠三秦俊
俯瞰大哈爾騰河
俯瞰大哈爾騰河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9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