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新華網吉林頻道>正文
新華廣播
練功房第4集:“愛”就一個字 兩代人的搏擊堅持路
時間: 2019-08-14 15:28:56      來源: 新華網
分享本頁至手機

  新華網長春8月14日電(郭聰 實習生景泉清)吼哈的喊聲不絕于耳,英武的動作惹人注目,汗水從他身上不時滾落,目光炯炯又神採飛揚,一股健康、昂揚的陽剛之氣透體而出,感染了武館中圍觀的人。這個專心苦練搏擊技能的人叫董健,他是長春市著名的專業拳擊手。

  令人血脈賁張的拳賽 有痛有血還有淚

賽場上的董健。

  親臨過拳擊賽場的人都知道,緊張、刺激的貼身肉搏經常會引發觀眾的吶喊聲和尖叫聲,可對于拳手來説,皮開肉綻多是常見的比賽結果。

  董健對此感受更深,“有一次打比賽,對手打到了我眉骨的部位,當時我就挂了彩,血流到了肚子上,傷可見骨。”董健一邊回憶一邊指向他的眉骨,時隔多年,傷疤仍清晰可見。

保持身材對拳手來説至關重要。

  同一部位反覆受傷對拳擊手來説是家常便飯,更是一種折磨。在此後不久的一場泰拳比賽中,董健的眉骨部位再次受傷,“前前後後縫了20余針,縫到第十針的時候麻藥還沒發揮作用,那種劇痛是難以形容的。”董健稱,那一次,他流淚了,有疼痛更有沒能打贏比賽的遺憾。

  從初登拳壇一路走到現在,堅持是最強的力量,也是最為不易的財富。堅持,其中有董健對搏擊的熱愛,更有不想辜負父親的支援和期待。

  父親“轉交”遺憾 使他懂得追逐夢想和堅持

  董健從小好動,喜歡武術,這種潛能與渴望被父親看在眼裏並被挖掘。

董健面對鏡頭談起往事。

  “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對于父母來説,供養三個孩子真的挺難。”回憶起小時候的苦日子,董健對父母頗為心疼。

  為了不使董健平庸無為,他的父親抗住壓力,將15歲的董健送到武術學校學武。“每年光學費就要兩萬元,可我父親從來都是咬牙堅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專心練武。”董健將父親的支援,轉化成勤學苦練的動力,每天從早起到日落,他都在艱苦的訓練中度過。“每天清晨5:30起床,上午努力練習,下午還要學習文化課。也有覺得累想偷懶的時候,所以就盼著下雨,下雨天就不用進行場地訓練了。”

  2008年,董健正式踏入搏擊領域並將其作為長期的主要練習范疇,“我父親也非常熱愛這項運動,但是他年輕時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沒有人教,自己想到什麼就練什麼,沒有練成、沒有上擂臺是他一生的遺憾,他把這種遺憾交由我去幫他完成,我這也算是圓我們父子共同的夢。”從散打到自由搏擊,董健還參與MMA(mixed martial arts,即綜合格鬥),最後董健將職業規劃確定在了自由搏擊運動上,也就是人們通常説的拳擊。

  一路行來,董健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比賽,能不斷取得成功,父親是功不可沒的。每場比賽,父親都會親臨現場,觀察、記錄董健的動作與發揮情況,賽後,父親都會幫他進行復盤和分析:“你這場打得還可以,你應該注意......”就這樣,父子倆反覆觀看實況錄影,搜尋和彌補不足。

  奮鬥照亮逐夢之路 武學理念更需傳承

  每一位職業拳擊手的逐夢之路都是艱辛的。

董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中度過。

  離開武術學校後,董健進入了專業隊。在隊裏,他的壓力與日俱增。比賽對體重有嚴格的要求,“控重”幾乎對每位選手來説,都是一種身與心的雙重“折磨”。為了保持體重,他曾三天沒吃一口飯,僅靠喝少量的水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那種滋味別提多難受了,但在難受也得忍,這是場下人們看不見的一種堅持。”董健説。

  董健介紹,最辛苦也最難忘的一次訓練是在河南散打隊的時候,為期兩個月的練習內容包括體能、跑步、沙包訓練,一天下來常常是“體力不支”,整個人癱著一動都不想動。

  “我要比別人多打一會。”辛苦歸辛苦,董健每天逼迫著自己多打,給自己的身心不斷“加碼”,在堅持與奮鬥下,他一次又一次地站到領獎臺上。

  如今,董健成了武館的拳擊教練,他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現代武學教育理念,那就是讓更多的孩子看到武學的初衷,能夠意識到強身健體更為重要。

汗流如注都是為了能在賽場上有所得。

汗流如注都是為了能在賽場上有所得。

汗流如注都是為了能在賽場上有所得。

汗流如注都是為了能在賽場上有所得。

  “玩耍是孩子們的天性,我不會用自己以前學武的方式方法來教孩子們,我現在帶著他們進行日常教學都是以強健體魄為主。”在健康、科學的教學同時,董健深知嚴師出高徒,如果孩子們出現懶散、懈怠的情況,他也會變身“魔鬼教練”,提升訓練的強度,讓孩子們吃“苦頭”,以便學員出徒後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有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2019年,董健為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在長春市做一場屬于自己的比賽,他想讓全市愛好搏擊運動的人都能認識他。

董健希望可以一直在拳手的路上走下去。

  而談到未來二十年的人生規劃,董健希望自己能在打好比賽的同時,教好學生。建立幾家屬于他自己的武術俱樂部,而更重要的是為“武術進校園”助力,讓每一所學校都能有合適的武術課程傳授給孩子們。

本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及新華網各種新聞、資訊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制作單位:新華網吉林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與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00-2016 JL.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8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