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點亮“心”情係列報道之二】學會“三角思維”,擁有健康認知

2020年02月18日 10:07:34 來源: 新華網

  編前語:突發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由此對人們的心理産生不小的衝擊,一些人從最初的擔憂、惶恐,發展到焦慮、抑鬱傾向,為了幫助大家舒緩緊繃的神經、還你一個明媚的心情,新華網邀請國內資深精神、心理專家張聰沛做客新華訪談,今天播發第二期《學會“三角思維”,擁有健康認知》。

  焦點話題1:疫情之下,“三種人”壓力山大

  目前“宅”的人共有三種情況:一是 “隔離觀察”的人;二是“宅”在家裏的人,這些人雖然沒有進入疫情嚴重地區,也可能沒接觸過感染者,但是要求在家中“自我隔離”;三是醫護人員,他們中有人馳援武漢,有人去了定點病房工作,都是到一個封閉的場合去工作。這三種人,都處于長時間的隔離狀態,不與外界溝通,勢必會對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

  當然,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樣。盡管有的人心理素質好,抗壓性強,但是時間長了也頂不住。

國內資深精神、心理專家張聰沛。

  焦點話題2:舒緩壓力,試試這幾招

  “宅”了一段時間後,不少人會出現焦慮、抑鬱情緒。那麼如何在當前的環境下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呢?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通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的地方新增病例見少了,治愈的越來越多,這就讓我們有信心面對今後的生活。

  第二,居家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找事幹,即使現在幹不了什麼,也要躺在床上想疫情結束後有機會到哪裏旅遊呢,先搞一個意念中的神遊,這會讓你開心不少。

  另外,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居家的時候可以和親人、朋友、同事多聯繫、勤溝通,講些笑話,談談今後的打算和願望,這也是減壓的好辦法。

  焦點話題3:學會“三角思維”,擁有健康認知

  更重要的,我們有些專業的方法。第一個就是從認知心理學來説,有個非常著名的“三角思維”,就是認知一個角、情緒一個角、行為一個角,認知決定了情緒和行為。

  如何認知呢?第一,從自身和目前的處境進行認知。有的人想“我在家裏一點事情也不幹真沒意思”,有的人換個角度想“在多年的忙碌之後,我終于有休息的時間,好好休息、養精蓄銳,再去更好地工作”,同一件事,就有兩種認知。

  而這兩種認知帶來的另外兩個“一角”,一個是情緒。如果説要好好地休息一下,那就很放松地休息,情緒會很愉悅;如果認為“我無事可幹,我快崩潰了”,那情緒就真得會崩潰,焦慮和抑鬱就隨之到來。

  再來看行為,如果認為自己今後還能幹事,要熬過、度過眼前這段時間,心情很好,做起事情來,包括每天的活動、設計未來的活動,都會做得非常得體,讓自己心理上沒有負擔。所以説,認知決定了情緒和行為,你對環境的認識,就是環境給你的態度。

  焦點話題4:看“宅”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你認為“宅”在家裏很痛苦、很委屈,那就會痛苦、委屈;你認為“宅”在家裏是休息,是在設計未來。我雖然眼前沒做事情,大家也都沒做事情,這種心態會讓你的心情變好。

  心情好了,你每天就會積極地研究美食的做法、家具的擺放、讀讀書聽聽音樂,過去想做沒做的事情動手做起來,這就是認知決定了你的情緒和行為。

  疫情當前,大家要有一個健康、正面的認知。如果出現了負面認知,那一定是負面情緒找上你,也會有負面行為。所以, 學會“三角”思維,你定能依靠智慧和定力處理好情緒問題,讓自己身心和諧、健康平安。(完)

聯合出品: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哈爾濱市衛健委、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

策  劃:顏秉光

監  制:李國紅

視頻制作:才 萌

文  字:郭梁越

制    圖:董雲竹

  相關連結:

  【點亮“心”情係列報道之一】直面焦慮,做情緒的主人

[責任編輯: 董雲竹 ]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903138792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