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6/ 20 09:39:47
來源:新華網

用真心、動真情、出真力——記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澤勇

字體:

  新華社貴陽6月19日電題:用真心、動真情、出真力——記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澤勇

  新華社記者李黔渝

  “書記城裏來,滿身扶貧經。幹得好不好,老少都知曉。要問親不親,勝似一家人。”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鄉親們質樸的山歌唱給駐村的第一書記王澤勇,句句見情。

  35歲的王澤勇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選派的駐村幹部,2016年4月起擔任水井村第一書記。5年的駐村工作中,他強支部、興産業,“果樹上山、香蔥進地、蓮藕下田、産品加工、鄉村旅遊”的産業發展路,讓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從2016年的4800多元增長到2020年的1萬余元。

  整村脫貧後的水井村,千畝荷花田,景色美如畫。不僅吸引城裏人來尋“鄉愁”,鄰近的村民也絡繹不絕到訪,帶火了“鄉村周邊遊”。

   遊客在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遊玩(2017年5月12日攝)。新華社發 (劉穎攝)

  “為迎接7月‘荷花節’,今年我們規劃出第一批90個攤位,當天就被村民們預定完了。”王澤勇説,盛花期有兩個月,期間村民們擺攤賣些炸馬鈴薯等小食,每天最少都要賺兩三百元,生意好的每天能賺上千元。  

    初到水井村時,這還是個集體經濟為零的“空殼村”。最讓王澤勇頭痛的是,産業發展過程中土地流轉、項目建設等難推動,很多群眾不支援;農村懂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匱乏,影響産業發展。

  “他剛來時,我看是個‘小年輕’,以為他是來鄉下混工資的。”村民吳海和第一個在村裏流轉土地種蓮藕,由于缺乏種植、銷售經驗,産業都快搞不下去了。王澤勇駐村後,到府找了他四五次,吳海和才願意坐下來和他聊産業。

  經分析發現,前期種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農戶種植面積小,産量少,大的批發商進不來,小攤小販不願意來,農産品出山成本高。

  “他帶著我們去外省考察學習,剛開始不管出去是幾個人,還是十幾個人,他都墊錢請大家吃飯。我們以為他可以回單位報賬,後來才曉得他都是自掏腰包。這讓大家心裏非常過意不去。”吳海和説,相處時間長了,發現這個人的確值得信任。蓮藕大面積種植後,王澤勇帶著他背著20多斤蓮藕去深圳的超市推銷,雖經歷波折,最終還是成功簽下訂單。

  為解決好農村人才匱乏問題,王澤勇駐村以來,指導發展了5名黨員,培養了6名年輕骨幹加入村集體公司。大家在發展中認識到,壯大村集體經濟“對我有好處”“和我有關係”。

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澤勇(左二)在藕田邊和村民們交流(2019年6月18日攝)。新華社發

   依托中國航空工業“娘家”,“青島幫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等政策優勢,王澤勇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各方支援。村集體公司裏有了茶葉生産車間、藕粉加工廠等。全村發展蓮藕1000畝,茶葉、經果林1200畝,四季香蔥、蘿蔔等蔬菜800余畝,水井村的旅遊收入達到150余萬元,産業收益連續兩年突破350萬元。

  灑下多少汗水,就收獲多少真情。2018年原本兩年駐村就結束,村民們集體按手印要求王澤勇留下來。王澤勇惦記妻兒,又放不下村裏的産業,後來他把家人也接到村裏和他一起駐村,又待了3年。

  駐村5年來,王澤勇先後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等多項榮譽。6月上旬,他去北京領獎的消息傳回村裏,引發村民熱議。記者和他在荷田邊遇到許多村民,閒聊中大家表示了對他的肯定,村裏老人評價他:“這個細細仔能幹事。”

  在王澤勇看來,今後更難的是守住這份榮譽,不辜負群眾的期許和信任。他説,水井村産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他將一如既往地和全村百姓一起,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頑強拼搏、繼續奮鬥。

【糾錯】 【責任編輯:欒小琳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5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