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5 11:45:34
來源:新華網

門票裏的“紅色記憶”

字體:

  “2021年1月15日是遵義會議召開86周年,作為一名遵義人,能為這個紅色城市保留一點文化記憶,作一點小小的貢獻,我深感光榮和欣慰。”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辦事處居民楊敏志説。

  今年80歲的楊敏志是地道遵義人,居住的地方距離遵義會議會址不遠。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收藏遵義會議會址的門票,一聊起來,就倣佛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楊敏志年輕時擅長攝影,靠擺照相攤謀生。他喜愛旅遊,經常到全國各地旅遊拍照片,而每到一個景區,他會特別留意門票。“門票上一般都是景區的美麗風光,我把它們帶回家,壓在書桌的玻璃下面,沒事就仔細欣賞。”楊敏志説。

  楊敏志在整理自己收藏的遵義會議會址門票(2021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攝

  慢慢地,門票收藏成了楊敏志的業余愛好,特別是收藏遵義會議會址門票。20世紀80年代,公眾參觀遵義會議會址需購買2角錢一張的紙質門票。但楊敏志尋覓收藏時,最早的這批紙質門票剛剛淘汰。不死心的他四處苦苦尋找,兩年後,終于在遵義會議會址後的一片竹林裏,找到一張完整的會址早期門票,這令他如獲至寶,保存至今。

  右上角為楊敏志收藏的遵義會議會址最早的門票(2021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攝

  記者看到,這張淺粉色的紙質門票僅有火柴盒大小,票面印制著“遵義會議會址後花園 門券 貳角”的字樣。遵義會議紀念館原副館長田興咏説,這應該是遵義會議會址最早的門票。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敏志從雜志上得知,全國有不少人和他有著同樣的愛好,而且各地經常舉辦民間的門票收藏展。作為門票收藏愛好者,楊敏志自然不肯錯過,一些藏友聽説他來自革命聖地遵義,主動找到他住的旅館房間,要求交換遵義會議會址的門票。這令他深受感動,也備受啟發。

  “在和全國各地藏友們交換門票的過程中,我大開眼界,也産生了為遵義會議會址設計一套新式門票的想法。”楊敏志説。1994年,遵義會議召開60周年前夕,楊敏志在徵得遵義市相關部門同意後,無償為遵義會議會址設計了一套6張的紀念門票。記者看到,這套門票分別印制著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烈士陵園、婁山關等遵義紅色景點的彩色照片,這些照片都是楊敏志拍攝的。照片的右邊,還印制有“遵義會議 ’95六十周年紀念券”的字樣。

  這是遵義會議召開60周年前夕,楊敏志在徵得遵義市相關部門同意後,無償為遵義會議會址設計的一套紀念門票(2021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攝

  “這套門票的底版是銀灰色,不搶色,‘遵義會議’4個大字是燙金的,比之前的塑膠票看起來更精美大氣。”楊敏志自豪地説。這套紀念門票印出後得到國內不少藏友的點讚,許多外地藏友紛紛來信徵集收藏。

  遵義會議會址面向公眾開放以來,會址門票數次更換,除了20世紀90年代末的一套門票,由于發行時間太短,楊敏志沒有收集到之外,他幾乎收藏了遵義會議會址各個時期的門票,共計26張。

  2008年,遵義會議會址向公眾免費開放,憑票參觀。楊敏志在展示目前發行使用的免費參觀券(2021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攝

  近40年來,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人數從每年幾千、上萬人次,增加到每年幾百萬人次,最高時超過500萬人次,門票“塊頭”從小變大,從簡單幾行字到文圖並茂,金額從2角、2元,增加到6元、20元。楊敏志説,2008年,遵義會議會址開放免費參觀後,門票越來越大氣,也更具收藏價值。

  這是遊客在領票處憑身份證領取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門票(2021年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攝

  “在我看來,每一張門票不僅是一張‘通行證’,也是一座城市給外地人的‘第一印象’。”楊敏志説,“遵義會議會址門票,是遵義這座紅色城市的‘文化讀物’,更承載著遵義會議召開86年以來,這座城市滿滿的紅色精神和情懷。”(記者李驚亞)

【糾錯】 【責任編輯:劉菲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98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