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18 14:53:18
來源:大洋網

大型原創啀歌音樂劇《紅橙奇緣》廉江首演

字體:

  歷時三個月,64位演員從零開始學啀話、練身段、背臺詞……最終“功成名就”!1月15日晚,大型原創啀歌音樂劇《紅橙奇緣》在廉江劇院首演,贏得掌聲陣陣,無數觀眾為之“醉倒”……

  這部排練整整三個月的廉江本土年度大劇,由廉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維榮主創編劇,邀請國家一級導演梁群、國家一級演員林波任總導演,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廉江市委宣傳部、廉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廉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出品。

  該劇以脫貧攻堅+紅橙發展+傳説故事為主要內容,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廉江啀歌為主要表現形式,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其地方特色濃鬱,有力地弘揚了廉江客家本土文化,同時也是廉江市保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次大膽嘗試。

  古今穿越

  演繹奇緣唱小康

  紅橙收獲季裏,快遞小哥邊唱邊舞忙碌發貨,拉開了《紅橙奇緣》大劇序幕。故事徐徐展開,精準扶貧工作組駐長青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龍桔和長青村委會主任李橙同心努力,帶領村民發展紅橙産業,實現脫貧致富。

  隨著劇情進一步展開,男主角李橙的阿公(爺爺)向眾人講述起長青村先民阿橙和龍女三公主為紅橙獻身的傳説愛情故事。伴隨阿公的講述,舞臺場景“穿越”到古代,演繹神話傳説內容。

  整部音樂劇以阿公、李橙爺孫倆的講述為紐帶,數次穿插表演傳説、現實兩個部分的劇情,雜糅啀歌、戲曲、舞蹈、話劇等多種元素。最終,龍桔和李橙也在工作中互生情愫,兩人攜手成眷屬。

  啀歌是用廉江方言“啀話”演唱的山歌,至今有500多年歷史,盛行了270多年。紅橙則是廉江的“名片”之一,被譽為“國宴佳果”,目前廉江全市的種植面積約8萬畝,帶動近10萬人脫貧致富。

  “非遺+産業+扶貧+傳説”。此劇以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啀歌為載體,展現廉江實施精準扶貧、發展生態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實幹精神,是廉江市的一次大膽嘗試。

  以紅橙為核心,《紅橙奇緣》講述了廉江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包括修建青年運河、鶴地水庫,發展紅橙産業等故事,展開廉江人在黨的帶領下創業奔小康的火熱畫卷;通過巧妙的劇情設計,和生動入心的表演,創作表演團隊不負眾望,于2021年新春到來之際,為廣大民眾“捧”出了一部引人入勝的年度大戲。

  精誠合作

  反覆練習下苦功

  《紅橙奇緣》的演員們一半是粵劇演員,來自廉江市劍清粵劇團,負責古代戲;另一半是廉江本地學校聲樂老師和學生,負責現代戲。

  《紅橙奇緣》總導演梁群表示,聲樂老師和學生們均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很多老師唱功是不錯的,但他們原來都是單一地唱,而到了劇組不僅要唱還要對白並表演,這就需要他們下很大功夫來適應。而最具挑戰性的,是劇中70%語言裏邊的唱法是啀歌,這種演出形式絕大多數藝術工作者此前並未嘗試過。

  李冰是《紅橙奇緣》的主演之一,她還是廉江一中的副校長。

  李冰覺得,此次參演的最大收獲是學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音樂劇含有臺詞、演唱、舞蹈等諸多內容,對我們來講是全新的領域,給予我們重新學習表演的機會。”

  李冰告訴記者,為了演好這臺大戲,她與其他演員一樣,每天排練完自己的那場戲之後,誰都不休息,都是各自找一個角落反覆琢磨、練習,參與的熱情都非常高漲。她認為,參與演出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大有幫助。

  古今戲穿越又融合,場景交互唱奇緣

  劍清粵劇團的演員們舞臺經驗相對更豐富些。他們扎根基層農村,承擔起“送戲下鄉”任務,每年粵劇演出超過300場次。

  據了解,參與《紅橙奇緣》古代戲演出的演員們平均年齡不到40歲,排練時還要兼顧“送戲下鄉”任務,經常趕趟連軸轉。在劇團創建人陳劍清看來,他們精力足、經驗成熟,正值當打之年。“要年輕漂亮,還要嗓子好,才能吸引更多人看。”陳劍清笑説,粵劇表演也需與時俱進,近年該劇團著力培養新生力量,不少20來歲的年輕人加入團隊,粵劇這項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顯出欣欣向榮姿態……(關家玉  李廷睿)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58112699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