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話劇《前哨》將把左聯五烈士群像搬上舞臺
2020-09-08 08:46:04 來源: 文匯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以左聯五烈士為題材的大型原創話劇《前哨》日前舉行了劇本研讀會,引起學術界、評論界和戲劇界頗多關注。《前哨》圍繞左聯五烈士與左翼革命文學歷史背景展開劇情,界內人士認為,它對于發掘上海紅色文化資源、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劇本研讀會上有專家指出,該劇編劇黃昌勇在豐厚的史學材料基礎上進行戲劇創作,兩年間劇本大綱六易其稿,使《前哨》具有了文獻劇的厚度;對史料的深入挖掘,帶來了人物情感的真實與豐沛;劇作在結構和敘事上不乏創新亮點,在史料文獻的嚴謹扎實之外兼具浪漫和詩性。

  在為革命獻出生命時,柔石、殷夫、胡也頻、馮鏗和李求實都是30歲不到的文學青年。柔石小説《二月》、殷夫詩作《別了,哥哥》《我們》、胡也頻短篇小説《聖徒》等左翼文學作品,開啟了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一頁。今天的人們該如何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們的信仰與選擇、理解他們的無畏與犧牲?這個歷史時空與當代生活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用一部優質的舞臺藝術作品來回應這些問題,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王鴻生教授看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價值。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左聯五烈士犧牲90周年。“話劇《前哨》的創作給人一種生逢其時、帶著使命感出生的時代性印記。”

  復旦大學中文係郜元寶教授認為,《前哨》值得期待的一大看點,就是劇作者憑借自己多年來對現代文學、尤其左聯史的深細研究,從史實本身所發掘的戲劇性因素。“文獻藝術劇”的概念將一舉突破歷史劇“幾分史實+幾分虛構”的固化模式,在更高的藝術真實層面徹底打通紀實與虛構的壁壘。只有這樣,戲劇舞臺才能釋放更加豐沛的藝術衝擊力。

  作為一部重新發現、追尋、緬懷革命歷史和先烈的大型詩劇,《前哨》要讓走進劇場的觀眾尤其年輕觀眾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就要突破傳統的文獻劇局限,在藝術表達上有所創新。作品巧妙地以“戲中戲”的三種交叉結構,在現實、歷史間構成一種張力,以現實追溯歷史,歷史反照現實。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副主任肖英説:“劇本敘事以精神求問為線索,跌宕多姿,劇中人物的表達在間離效果中追尋哲學思辨,加諸利用影像襯托敘事以及時空轉換,凸顯了良好的舞臺視聽效果。”王鴻生説,”對那段歷史我們不能輕薄地去看待”,期待由此展開的這部話劇,“它未來的舞臺呈現是深沉、壯闊的。”

  據悉,話劇《前哨》由上海戲劇學院與龍華烈士陵園共同出品,上戲青年導演馬俊豐執導,預計將于明年4月與觀眾見面。(記者 童薇菁)

【糾錯】 責任編輯: 楊瑩瑩
載入更多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01016014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46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