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20 09:38:54
來源:重慶日報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重慶人才生態,暢談人才獲得感

字體:

  付文升 市人大代表,重慶師范大學科研處處長,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譚建旗 市人大代表,重慶海慶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夏慶友 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前沿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

  楊李 市人大代表,重慶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劉東方 市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教務處副處長,重慶英才·名家名師

  杜衛東 市人大代表,慶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重慶市傑出英才獎獲得者

  重慶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以良好的發展平臺聚才,以靈活的體制機制用才,以優質的服務環境留才,持續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吸引八方英才來渝追夢圓夢。

  兩會期間,我市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圍繞人才政策、平臺、環境,暢談重慶人才好生態,並提出意見建議。

  好政策

  好政策給企業帶來真實惠

  重慶日報:請問近年來重慶的人才政策給您帶來哪些實惠?如何評價?

  杜衛東:去年,重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設立“重慶市傑出英才獎”,充分體現了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我有幸成為首批29名獲獎人之一。

  近年來,我市大力培育“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沃土,出臺一係列政策,如“人才貸”“人才安居”“英才服務”等,很實在,貼心、暖心。

  為充分用好用活我市人才培養激勵政策,我所在的企業聯合高校、職業學院、科研院所,推出了“校企合作”“新型學徒制”“技能提升培訓”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借助優質師資力量和教育設施,開展了一係列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都很強的技術技能人員培養培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考試,員工獲得國家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此舉既彌補了企業自身教育資源不足的短板,也激發了員工提升技能的熱情。

  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尊重人才、成就人才,不斷強化人才強企的支撐作用,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全方位發展的人才隊伍。

  政策實含金量高

  重慶日報:近年來,重慶不斷健全“引育留用”人才政策體係。您認為這些人才政策含金量怎樣?

  付文升:近年來,重慶逐步完善人才政策體係,為來渝發展的各類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優越的條件。得益于重慶好的人才政策,我留學歸來後在職稱評審方面享受到了“綠色通道”待遇,也為之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奠定了基礎。

  2019年,重慶英才計劃開始實施;2020年,重慶英才計劃又首次將研究支援經費以“包乾制”的市級科研(社科規劃)項目給予支援。我很榮幸獲得了2020年的重慶英才計劃支援,在科研經費使用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還有“人才安居”“人才貸”等政策。這些政策很好地解決了年輕人工作生活的現實困難,有助于把人才留在重慶。另外,允許市外人才依托在渝單位申報項目,這一政策的含金量也很高,讓很多單位借助優惠政策,把高水準的人才引進來、留住心、扎下根。

  可以説,是重慶成就了我。一山相依,逐夢前行;一城而居,圓夢人生。願更多的俊傑翹楚安居重慶,願未來重慶能推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助推更多人才行千裏、致廣大。

  好平臺

  英雄有更多用武之地

  重慶日報:請問重慶引才育才平臺給您的事業發展帶來什麼幫助?

  譚建旗:近年來,重慶扎實推進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愛才、惜才、用才蔚然成風,人才發展環境越來越好。作為一名創新創業者,我感觸頗深。

  重慶不斷深耕人才發展沃土,為人才發展搭建良好平臺。比如在去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重慶充分發揮專家人才的作用,在全國率先出臺激勵專家人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奉獻的8項措施、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18條措施等,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空間。

  這些年,重慶堅持創新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方興未艾,創建了一大批創新、科研平臺,建立了一大批重大科學裝置,為人才引進和人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要素條件。

  我所在企業是一家新材料研發制造企業,過去因地理位置、環境等原因,人才緊缺。但是,去年我們成功引進了一名在東部某大型企業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有我市人才引進的政策指引,企業為其搭建了研發平臺,讓他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了發揮才幹、實現人生價值的機遇。所以,重慶給人才發展提供了好平臺,給企業發展創造了大舞臺。

  栽下梧桐 引來鳳凰

  重慶日報:當前,重慶正在搭建多層次的人才平臺,請問您認為這些平臺在推動人才聚集、幫助人才成長方面有什麼重要作用?

  劉東方:重慶越來越重視人才平臺的搭建,“築巢引鳳”吸引了更多人才。去年,借助重慶英才大會,大量人才來到重慶。這也證明,重慶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人才發展平臺給予了人才發展廣闊空間。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慶20多萬名專家人才和醫護人員投身疫情防控、參與科研攻關,取得了世界首個新冠肺炎病理樣本庫,全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抗體檢測試劑盒等成果。重慶醫科大學很多相關專業的人才也獲得了國家級、市級等獎勵,我本人也有幸入選重慶英才·名家名師。

  我建議,在青年人才的培養和平臺搭建上下更大的功夫。“塔尖”很重要,但“塔基”的穩定性也重要,尤其要多搭建一些公共的科研平臺,讓經費短缺、資源缺乏,但具備一定科研素質和科研熱情的青年人有釋放科研潛力的平臺。

  好環境

  人才福地讓人向往

  重慶日報:重慶正在加快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請問您有什麼體會?

  夏慶友:近年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引人注目,特別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戰略背景下,重慶更是成為了一片熱土。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支援。我早年在重慶讀書,2000年回到這裏任教至今。20年來,從西南大學到屬地北碚區,再到重慶市級各部門,都給予我很多具體支援,讓我在教育和科研一線做出了一些成績。

  重慶稱得上是人才的福地。除了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關心外,讓我最感動的是,學校和政府十分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大到中長期發展規劃,小到領域和行業科技發展甚至具體的項目建設,我都有幸多次參與提出建議。從之前的三峽庫區生態和産業發展,到最近的長江上游種質創制大科學裝置,我提出的許多意見都得到採納和重視。

  尤其是這兩年,重慶大力推進重慶英才計劃,對各類人才進行了係統性的選拔和培養,成效顯著。從趨勢來看,重慶在高層次創新人才的聚集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雖然我本人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但我的團隊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留在重慶工作,也成為我培養出來的大多數學生的首選。

  人才圓夢 城市興旺

  重慶日報:請問您認為重慶人才發展環境是否有利于人才和城市相互成就?能否舉例説明?

  楊李:近年來,重慶的人才政策紅利釋放出人才效應。比如,我所在企業大力推進線上業務,招募到大批互聯網人才和線上運營人才,使公司線上運營能力、線上業務得到顯著提升。這就得益于重慶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同時,重慶是一個人文、生態環境好,非常包容開放的城市,對待人才誠意滿滿。加上重慶的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人才,為人才安家落戶提供了很多便利,人才的獲得感很強。

  我本人有幸入選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到人才政策的支援。平時,我也鼓勵優秀的年輕人留在重慶,享受重慶這座城市給大家帶來的資源和機會。目前,我所在的企業有近200名優秀大學生,他們從五湖四海聚集到重慶,通過自身努力,在事業發展的舞臺上大展拳腳,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給重慶帶來了創新活力,進一步提升了重慶的影響力、競爭力。

  因此我認為,在重慶加快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過程中,人才與城市之間是互相成就、互促發展的。

【糾錯】 【責任編輯:陶玉蓮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706112700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