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15日電(陳雨)淋巴是身體的免疫係統,很多人出現淋巴結腫大的現象時,都會擔心是不是發生了癌變。淋巴結腫大就一定是淋巴瘤嗎?病毒、電離輻射、某些化學制劑會引發淋巴瘤是真的嗎?淋巴瘤可以治愈嗎?……在9月15日世界淋巴瘤日之際,關于淋巴瘤的那些事,一起來聽聽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劉耀怎麼説。
淋巴結腫大不一定是淋巴瘤 但應盡早到醫院就診
據劉耀介紹,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係統的惡性腫瘤,它的首發症狀並不明顯,多為不痛不癢的淺表淋巴結腫大,而且超過50%的淋巴結腫大首發部位是在頸部。此外,鎖骨、腋窩等也是最常見的部位。
“淋巴結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各類病原微生物感染、化學藥物、外來的毒物、異物、機體自身的代謝産物等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淋巴結內的細胞成分變化,如淋巴細胞的增生也會導致淋巴結腫大,所以淋巴結腫大不一定是淋巴瘤。”劉耀説。
劉耀建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了不痛不癢的淋巴結腫大,或是找不到原因的發燒、盜汗、消瘦、瘙癢等症狀,也不能放松警惕,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致病原因不明確 但這些因素要遠離
“淋巴瘤可發生于各年齡階段,小到幾歲的兒童、大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生。”劉耀認為,雖然淋巴瘤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諸多研究表明或與現代人遭受各種感染,電離輻射、環境污染、裝修污染、頻繁染發以及心理壓力大,過于緊張和勞累等有關。
比如現代人心理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長期精神緊張、熬夜等,都會造成人體免疫力的下降,會給病毒的入侵造成可乘之機,誘發淋巴瘤;再如,頻繁使用化學染發劑染發,也容易誘發淋巴瘤等。
劉耀説:“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長期過度疲勞,經常處于電子輻射或射線環境,經常使用劣質染發劑,經常接觸含苯或有機溶劑的化學制劑等,這類人群都屬于淋巴瘤的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此外,國外一些資料表明,乳房假體也會增加淋巴瘤的發病幾率。”
淋巴瘤已經成為可以治愈的腫瘤
劉耀介紹,根據分型,淋巴瘤主要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病理類型和分期不同,治療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主要以化療、生物靶向治療和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總的來説,只要規范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為80%以上,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臨床治愈率也在50%以上。
“決定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因素多種多樣,能否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堅持治療療效好壞等關鍵因素。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開展,淋巴瘤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淋巴瘤已經成為化療可以治愈腫瘤中的一種。即便是沒有治愈,通過有效治療,許多淋巴瘤患者也可以長期生存。所以,淋巴瘤患者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劉耀説。
保持樂觀心態合理飲食 可預防淋巴瘤
如何預防淋巴瘤?劉耀建議要適當運動。“根據自身體質情況,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習劍、游泳等活動項目,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規律的生活可以使機體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這樣腫瘤也就無機可乘。在飲食上,可以易消化吸收為宜,葷素搭配、粗精兼食。進食時要心情愉快、不偏食、不過多忌食,更不要暴飲暴食。”劉耀説。
此外,劉耀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態也有助于抑制淋巴瘤的發生。“如果精神上高度緊張,情感上過于脆弱等都會引起食寢不安、身體抗癌能力下降,導致疾病發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