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4/ 04 08:12: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評:給高價墓地“上鎖” 為生態殯葬“開窗”

字體:

  網絡中國節·清明

  黃慶剛 王悅陽

  近日,《墓地價格越來越貴,還能買得起嗎?》《面對天價墓地,節地生態葬如何“叫好又叫座”?》等報道,在網上引發熱議。每至清明,“死不起”“白色暴利”等成為網民“不吐不快”的話題。

  此前,民政部等多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墓建設管理的通知》,禁止建設、出售(租)超規定面積墓穴、墓地,禁止非法出售(租)、轉讓(租)墓葬用地或骨灰存放格位等。近年來,各地民政部門出臺相關措施為墓地價格“降溫”,然而部分地區墓地價格仍居高不下。

  記者採訪了解到,北京昌平天壽陵園0.45平方米的墓地價格11.88萬元起;瀋陽天山墓園一處1平方米左右的傳統墓穴價格3萬元至20余萬元不等;廣西南寧市良慶區一墓園0.63平方米立碑墓地價格達5.38萬元……面對高價墓地,不少人既無可奈何,又束手無策。

  城市墓地價格上漲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墓園周邊地價不斷上漲,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斷提高等。中國傳統殯葬講究入土為安,當前大城市人口較多,部分城市公益性墓地供給不足,墓地成為稀缺資源,供需失衡加速墓地價格“升溫”。

  墓地價格事關民生福祉,要把以人民為中心、滿足群眾殯葬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民政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減輕群眾負擔,平抑殯葬服務和喪葬用品價格。不少網民表示,墓地價格不能只看標價高低,更應關注是否符合當地生活和工資水準。

  給墓地價格“降溫”,要加強市場監管和殯葬服務管理,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殯葬服務機構要嚴格實行收費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收費公示要具體到墓地每一環節所需費用,避免經營性公墓盲目抬價,還要多開發公益性墓地,緩解目前公墓緊缺問題。

  與此同時,要轉變群眾喪葬觀念,培育文明新風尚。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不改變現有的墓葬形式,再多的土地也終將被消耗殆盡。一邊是動輒數萬元的傳統墓地,一邊是低價環保的“綠色喪葬”,不少人在抱怨天價墓地難以承受的同時,卻難以認同與“入土為安”傳統觀念接近的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各地要從文化引領、示范引導、宣傳教育、創新治理等多方發力,堅持行業改革與移風易俗並重,給高價墓地套上一把“鎖”,為行業新風打開一扇窗。(作者為新華社記者)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29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