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 王利明
“典”這個字在漢語中具有經典、典范、典籍等含義。民法典以“典”命名,本身就表明瞭其典范性、基礎性的意義。
民法典使民事立法體係化,有效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現代化。首先,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係。法典化其實就是體係化,就是通過編纂民法典使分散的有關民事法律的規范形成一個有機的體係化的整體。其次,通過民法典的編纂有效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現代化。民法典本質上就是一部權利法,它是一部保障公民私權的法。通過構建私權體係,並且對民事權利在遭受侵害之後,規定各種全面的救濟保護的方式方法,從而進一步強化對私權的保障。
民法典將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重要保障。比如,為解決高樓拋物致人損害,民法典在侵權責任編專門進行全面係統規定;為保障人們“舌尖上的安全”,民法典專門規定有關産品責任等規則;民法典還專門為保障人們住有所居,在物權編中規定了居住權等制度。
民法典為法官公正裁判民事案件提供重要裁判依據和裁判規則。沒有民法典,法官經常遇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出現一個民事案件後,哪些法律能夠作為裁判依據,哪些不應該作為裁判依據。有了民法典,法官就直接從民法典裏而且必須從民法典裏去搜尋依據。同時一部法典在手,也知道哪些條款被修改,哪些繼續有效,這樣對法官公正裁判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