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我們一直在同時間賽跑

2020-05-18 17:16:44 來源: 新華網

  讀懂“時間的含義”係列網評之一

  李潔瓊

  時間,悄無聲息,卻承載著一個人、 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對于時間,人們總是特別敏感:時間的變化,觸動人們思考“時間都去哪兒了”“人生如何度過”;時間的力量,促使人們用“只爭朝夕”的專注和奮鬥讓每一秒都能“逝得其所”。

  “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回望來路,中華民族用數千年時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用110年的時間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用70年的時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用4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準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躍升。或長或短的時間簡史,蘊藏著我們從哪裏來、將往何處去的答案,體現著中國人對時間的敬意,對奮鬥的崇尚。

  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

  中國人對近代以來落後挨打的記憶有多深刻,對抓住機遇、把握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決心就有多堅定。從“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奮起直追,到“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堅定探索,再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壯麗征程,正因為掌握了時間這個“密碼”,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的舊中國,逐漸變成了一個團結統一、充滿生機活力的新中國。

  時間屬于奮進者!歷史屬于奮進者!

  時間的意義,是奮鬥者賦予的。如果沒有人的參與,時間只是“逝者如斯夫”的自然變化。有什麼樣的時間觀念,就會作出什麼樣的人生選擇,實現什麼樣的時代價值。堅信“時間就是生命”,堅守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與疫魔抗爭、和生命賽跑;認定“時間就是效率”,脫貧攻堅主戰場的黨員幹部抓緊時間助力貧困戶摘貧帽、奔小康。惜時奮進的中國人,在人生舞臺上成就著自己的出彩人生,在歷史長河中創造著國家的輝煌歷史。

  擼起袖子加油幹,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時間不知不覺已進入五月,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是我國仍然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未來的日子,要繼續抓防控,又要千方百計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用“加速度”跑出高效率,考驗著人們利用時間的智慧和本領。正如總書記所説,“方法對頭是效率,減少失誤也是效率。”我們要珍惜時間奮力拼搏,盡可能多地收獲效率;也要科學規劃穩扎穩打,盡可能穩地贏得效率。既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也決不能為速度而速度,倉促行事。走在時間前面,掌握時間的主動權,輕重緩急安排得當,大事小情統籌兼顧,時間自會為我所用。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時間是人的生命尺度,更是人的發展空間。在對時間命題的回答中,前人把握住了歷史的走向,收獲了成就,鑄就了夢想。處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的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要學會從時間中尋找答案,向時間要效率,加速奔跑、全力衝刺,讓未來在我們手中升騰。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 張倩 ]
新華網評:我們一直在同時間賽跑-新華網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60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