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強拉“人頭” 就能做好生意?
2019-08-07 09:11:32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逛商場、乘地鐵,頻頻遭遇推銷員硬要往孩子手裏塞東西,一旦接過那一只氣球、一顆糖果,就不得不掃碼注冊,隨之各類廣告短信狂轟濫炸。

  “撒潑打滾求關注”一直是不少商家的行銷法寶,我們對一些招數早已不屑一顧,但怎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家的推廣手段不斷進化,近年來變得愈加隱蔽。成年人看不上“小恩小惠”,就從小朋友身上下手,三言兩語就套出了家長電話;直接請求路人“掃碼”行不通,就打感情牌,拿創業艱難、推廣不易等説辭博同情。而這些還僅僅是“街頭模式”。手機付款卻得先關注公眾號,要享受優惠卻得下載軟件,想買車票得發朋友圈求“加速”,諸如此類的操作已成為消費者的日常。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商業推廣提供了更多玩法和更大時空,但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商家的觀念卻還在原地踏步。從本質上看,千方百計求掃碼、漲粉絲,仍是靠攢“人頭”來彰顯業績的老套路。對消費者來説,商家手段野蠻粗暴,幹擾自身生活不説,甚至侵犯著個人的相關權益。對商家來説,強求來的“人頭”真能轉化為利潤麼?恐怕未必。更多時候,關注數、下載量並非等同潛在消費者,紅紅火火的景象很可能是自欺欺人。費時費力只做了“一錘子買賣”不説,更會給消費者留下“低級行銷”“惡意騷擾”的印象。

  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商家做些宣傳推廣無可厚非,但立身之本永遠是産品品質。小到夢花街餛飩、阿大蔥油餅這樣的弄堂小店,靠著多年不變的好味道讓食客甘心排隊幾小時,大到稻香村、大白兔等本土企業勇于創新引領“國潮”。事實證明,時代不論如何變遷,生意不論大小,都要誠信經營、用心服務,才能留下更多回頭客。廣大商家都不妨格局大些、姿態優雅些,在“大浪淘沙”中做踏踏實實的生意人。(鄭宇飛)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捏面人伴七夕
捏面人伴七夕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夏到雅江
夏到雅江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84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