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地震面前預警就是救命
2019-06-20 09:18:00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地震發生後、破壞性地震波到達前,四川宜賓、成都、重慶等多城區的電視螢幕、社區廣播實現了地震預警“倒計時”。其中,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重慶提前44秒預警,成都高新區更是提前61秒預警。在預警倒計時歸零的時刻,社交平臺上已經有震區一些小區預警警報聲音的視頻傳播。

  放在平時,十幾秒、幾十秒的時間還不夠用來“思考人生”,可當地震襲來,每一秒鐘都意味著多一分生存的機會。這絕非妄言,有關地震預警時間的研究表明,預警每提前3秒就能減少14%的傷亡率,每提前10秒就能減少39%的傷亡率,每提前20秒就能減少63%的傷亡率。這次地震雖不免造成了人員傷亡和建築物損壞,令人痛心,但第一時間預警,也得到了震區群眾以及更大范圍內公眾的一致認可。

  當然,地震預警並非地震預報。在現有的科技條件下,人類還無法準確預報地震將在何時何地發生,但利用地震橫波和縱波以及電訊號的傳遞速度差異,人類可以提前預警地震橫波和面波的到來,為震區群眾贏得寶貴的避災時間。在“四川長寧6.0級地震專家集體訪談”上,就備受關注的“提前61秒向成都市預警”一事,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稱,“40秒以外或更長時間預判,可以稱之為震感提醒”,因為提前40秒就意味著地震波要跑將近兩百多公里,而六七級地震遠遠無法達到如此大的破壞范圍。

  專家的嚴謹認真,令人起敬。正是因為眾多地震科學家們的認真,中國才得以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通過對地震動波形的監測、分析、匯總,實現地震預警的有關參數計算和估算,從而生成地震預警警報並發布。相信因為他們的較真,科學預判必將日臻完善,有更大的機會把時間一秒一秒地從地震死神那裏搶回,把損失降到最低,讓更多人存活。

  令人期待的是,未來5年,國家將投資18.7個億,在包括華北、川滇在內的四大地區布設密集觀察點,這意味著更多地區的群眾在地震發生前,將提前得到預警資訊。事實上,如何把預警資訊傳達到每一名群眾,也是地震預警效果最大化不能回避的問題,也是包括地震研究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否則,好不容易搶回的每一秒,都有可能耽擱在“最後一公里”的路上。

  地震曾帶給我們太多不忍重啟的記憶,長寧地震又帶給我們新的傷痛。我們無法控制地震的到來,但我們相信科學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爭分奪秒地與死神賽跑。(賈亮)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64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