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音樂類綜藝節目應守住“中國味”
2019-06-13 09:04:32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2019年高考雖已落幕,但關于高考試題的話題卻熱度不減。今年高考上海語文試卷的作文題也在網上引發了不少熱議,該作文題材料寫道:“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這一題目啟迪人們,在當今世界范圍內音樂領域相互碰撞、融合,乃至講求“跨界”的背景下,要始終不忘展現“中國味”,更多地去發掘與認識中國音樂,守護與傳承民族音樂。

  從古至今,音樂都起著教化大眾、凈化心靈的重要作用。對此,孔子曾言:“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管子也有雲:“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在當代,世界各地的音樂更是以多種姿態、多種形式、多種風格呈現在人們面前,遍布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其中,音樂類電視綜藝節目作為集視覺與聽覺于一體、更具傳播層面優勢的大眾化音樂載體,能夠輻射到更多年齡層面的觀眾,尤其是能對青少年群體産生較大的影響,因而更應發揮其題中應有之義,真正帶動起良好積極的宣傳影響,為弘揚“中國味”的民族音樂和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份貢獻。

  近來,風靡電視圈的音樂類綜藝節目《歌手2019》和《聲入人心》就是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業效應、娛樂大眾作用的同時,使音樂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傳統藝術形式,反映了部分音樂人對民族文化的守正與創新。《歌手2019》總決賽上,歌手龔琳娜攜手京劇藝術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樂于一體的音樂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頭》,囊括我國古典文學、民族音樂等方面的重要內容,以專業功底和震撼的演唱為觀眾充分展現了“中國味”音樂。

  原創新形態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及其同名音樂會全國巡演也是今年以來的文化熱點。《聲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樂、嚴肅音樂聞名,著重向觀眾展示美聲、歌劇、音樂劇等西方音樂元素。但與此同時,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員也保持著自身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堅守,在以西方元素佔主導的音樂演繹中突出重圍,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雲南民歌《猜調》、湖南民歌《瀏陽河》、江蘇民歌《採紅菱》、土家族民歌《龍船調》以及越劇《梁祝化蝶》等,都在節目當中有重點展現,為觀眾帶來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鮮能聽到的民族調調和傳統戲曲。這些都激發了觀眾對民歌和傳統戲劇形式的興趣,使民族音樂元素從一眾美聲、音樂劇演唱中脫穎而出。

  歌者以自身對民族音樂和優秀傳統藝術的觀照,將本土元素更多地帶入當下大眾化、娛樂化的音樂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觀眾對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固有印象和認知。對文藝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場越發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國味”,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是不斷思索與探究的重要問題。雖然在當下,一部分人更為看重節目制作所能帶來的市場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場需求的同時,我們不應丟掉民族的、傳統的內容,應在大眾化、快節奏的文化背景和傳媒發展趨勢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國本土藝術元素,從而向大眾普及民族音樂和傳統藝術精華。期望令觀眾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宣傳效應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肩負起守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本土經典的重任。(作者:于溟躍,係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編輯)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文化走出去須注重“互聯網+中國元素”
    文化産品是可以跨越文明之間的邊界、達到文化價值與産業價值統一的。
    2019-06-12 09:04:53
  • 新華網評:為傳統文化注入時尚元素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何讓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的傳統文化契合現代需求,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命力,在今天成為值得我們不斷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2019-06-08 15:49:32
  • 新華網評:保護文化遺産,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那些散布在全國各地、城市鄉村的古代建築、歷史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産,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庚續不絕的厚重基因。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文明的標誌,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
    2019-06-08 15:23:14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夏日鹽湖
夏日鹽湖
汽油、柴油價格迎來大幅下調
汽油、柴油價格迎來大幅下調
吉林長春:雨後彩虹
吉林長春:雨後彩虹
輪滑運動進校園
輪滑運動進校園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61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