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技術賦能,疫苗全程監管不再難
2019-03-22 08:57:34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據媒體報道,日前,湖北省首家智能計劃免疫門診在武漢市江夏區正式運營。與以往不同的是,一套全智能化“免疫接種係統”取代了傳統的排隊叫號、手工填單、人工取苗方式,疫苗由全數字化、信息化設備分配管理。

  武漢市江夏區衛健局負責人表示,有了這套智能係統後,可以方便地追溯疫苗資訊,杜絕出現疫苗“調包”事件。實際上,這套智能係統包括了冷鏈保管和可追溯接種兩方面的設計。智能冰箱負責保管疫苗,確保2至8攝氏度的安全存儲溫度,且不受人為開關冰箱的影響;而通過掃碼,則可以實現一對一的疫苗全程監管。

  僅僅是通過一套智能係統,就實現了對疫苗的全程監管,這表明,技術賦能,管好疫苗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有決心去管,只要真正呵護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夠想出辦法來。可以説,之前在疫苗監管上的失之于寬,並非完全是缺乏管束的問題,也與監管手段跟不上有一定關係,因為手段跟不上,或者手段本身存在疏漏之處,現實中就會出現監管失靈的情形。

  隨著高科技、智能化的發展,通過技術為疫苗設置更嚴密、更堅固的防線,毫無疑問,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據披露,自去年起,全國各地包括天津、杭州、青島等地均先後啟動類似于“全流程智慧計劃免疫係統”的智慧疫苗係統。相信隨著更廣泛的使用,相關的技術應用會越來越成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藥品疫苗攸關生命安全,必須強化全程監管。從生産、流通到接種,技術手段的延伸與覆蓋,必然會讓監管長上翅膀。

  客觀而言,智能係統的使用,也使得以往封閉的疫苗監管,具有了開放性與公平性。民眾均可以通過掃碼,便捷地參與疫苗監管,詳細了解一支疫苗的生産廠家、規格、劑型、接種時間等,與家長以往的“懵懂”狀態相比,不啻天壤之別。

  當然,技術賦能歸賦能,其所起到的仍只是輔助作用。再先進的智能係統,也無法代替人工在分揀、核驗中的作用。這也提醒相關監管部門,疫苗無小事,要多一些主動、多一些擔當、多一些積極的施政行為。必須看到,很多時候監管責任不到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敷衍塞責,是導致疫苗監管環節失守的重要因素。管好疫苗,根本在于先管好管疫苗的人。(作者:斯遠,係媒體評論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過期疫苗不能坐等家長來發現
    對于疫苗安全,不僅要有特定時期的霹靂手段,更要有常態化的監管機制,並在任何時候都能有效運轉。
    2019-01-10 09:21:59
  • 疫苗監管,嚴格執行方安人心
    最嚴法律還需最嚴的執行。雖説“小智治事,大智治法”,可法律規范不會自動轉化為生活事實,最嚴法律必須依靠最嚴執行,才能從“文本中的法”變為“行動中的法”。
    2018-11-13 09:02:26
  • 疫苗立法:走向制度正義的價值共識
    加快完善疫苗藥品監管長效機制,堅決守住公共安全底線,堅決維護最廣大人民身體健康,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不容推卸,不容虛置,也不容打折。
    2018-11-13 09:02:0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桃花故裏”賞桃花
“桃花故裏”賞桃花
“巴基斯坦日”閱兵彩排
“巴基斯坦日”閱兵彩排
春分賞櫻
春分賞櫻
櫻花漫山,一份14年的等待
櫻花漫山,一份14年的等待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26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