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趵突泉養海豹,合法還要合理
2019-01-18 09:36:37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位于山東濟南的趵突泉景區養了兩只海豹,供遊客觀賞。近日,有網友反映,其中一只海豹可能患了眼疾。此後,“趵突泉養海豹”“經營是否合規”等問題引發網友關注。目前,趵突泉養海豹事件似乎迎來定論: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持有省級主管部門頒發的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和人工繁育雙證,飼養斑海豹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同時,該景區也因海豹患有眼疾、遊客隨意投喂、缺乏專業管護人員和獸醫師等問題收到了上級部門的《責令整改通知書》。

  淡水可以養海豹嗎?答案是肯定的。決定生物能否在淡水中生存的,是看其能否穩定身體的滲透壓。在數千萬年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海豹、海獅等鰭足類動物經歷了從陸地進入海洋的演化過程,所以不同于魚類,它們在海水和淡水中都可以存活。20世紀80年代,濟南動物園就已經有了淡水環境繁育斑海豹的成活記錄。但由于海水和淡水成分上的差異,長期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容易患上眼部疾病,因而需要獸醫的悉心照料和水質的精心調控。

  這場爭論並沒有止步于淡水能不能養海豹。不少人還在發問:該不該把海豹當成金魚養。斑海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都會從北冰洋和北太平洋來到我國的黃渤海域繁殖。但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化,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的斑海豹數量一直處于較低水準。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海域斑海豹數量約為2000頭左右,僅為歷史峰值的四分之一。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國家主管部門印發了《斑海豹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確立了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科學研究和科普宣教等重點工作。

  不同于家貓、家犬和金魚等人工培育的物種,野生動物存在的首要意義不是供人觀賞。在現代社會,人類正在從野生動物的消費者轉變為保護者,人工飼養野生動物的初衷不再局限于娛樂,而是重在保育珍稀物種、開展科學研究和傳播生態保護理念。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就像一座座橋梁,連接了人與自然:通過金絲猴和長臂猿,聯想到祖國西南的原始森林;通過藏羚羊和雪豹,聯想到神秘的青藏高原。

  合格的動物展示,應當盡可能還原其棲息地的本來面貌,配合適當的科普講解,讓遊客在觀賞野生動物的同時對生命産生敬畏之情,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也有人説海豹已經成了濟南“泉文化”的一部分,但趵突泉飼養海豹的歷史只能追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與趵突泉深厚的文化底蘊相比較,這段“海豹文化”顯然過于薄弱,在詩詞題咏中幾乎找不到痕跡。這兩只在狹窄的池水中遊動,接受著投喂和嬉笑的斑海豹既不能讓人想起宋代曾鞏寫下的《齊州二堂記》,也無法提醒公眾斑海豹正在面臨的巨大危機。這也就難免被人們不斷地追問:趵突泉真的需要海豹嗎?

  一段時間以來,文物古跡拆舊建新的做法已經普遍被公眾所詬病,“文化搭臺,某某唱戲”也被證明多是消費文化的商業行為而已。文化本身就是主角,對文化存恭敬心、敬畏心,應是文化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趵突泉的文化意義,超出“淡水海豹池”太多,真不如讓海豹去該去的地方,讓趵突泉回歸本來面目。(作者:周夢爽)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國門下的鐵路衛士
國門下的鐵路衛士
寒假時光覓“書香”
寒假時光覓“書香”
再現逝去的蒸汽時代
再現逝去的蒸汽時代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00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