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保健品真的物有所值嗎?
2018-12-28 08:50:05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這兩天,因為“丁香醫生”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保健品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關于權健的療法是否有效、模式是否合法等,都成了網友討論的熱點。最新的消息是,天津市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集團展開核查。

  權健是否有問題,相信專業調查組會給出公允結論。不過,此事之所以引發社會熱議,不僅跟權健這家公司有關,也與保健品帶來的一些疑惑有關,比如在人們印象中,許多保健品存在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的問題。針對這一點,市場監管總局26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生産經營企業電話行銷行為管理的公告》,規定保健食品經營者以電話形式進行保健食品行銷和宣傳時,不得明示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不得利用國家機關、醫療單位、學術機構、行業組織的名義,或者以專家、醫務人員和消費者的名義為産品功效作證明;不得虛構保健食品監制、出品、推薦單位資訊。

  應該説,誇大宣傳是許多保健品的“生存之道”。根據定義,保健品只是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不是藥品,這兩者應該嚴格區分。但必須承認的是,保健品中的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對調節人體機能也有一定作用。在“藥食同療”的語境下,究竟是食品起到效果,還是藥品有療效,並不容易分得清。這就被一些經營者看到了商機,通過各種誇大宣傳,造成“保健品也治病”的錯覺。舉個例子,法律規定的27種保健品特定功能中,有“促進消化”這一項,這個描述是比較中性的,但一些善于包裝的經營者,通過邀請明星出面代言,患者現身説法,就把它變得生動起來。還有的變著法子和國家機關、醫療單位等扯上關係,目的只有一個,即通過權威背書,暗示自家産品神乎其神,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具有“藥效”。

  這就不難明白保健品行業為何變成了“廣告行業”。去年,網友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一名“假藥廣告藝術家”,在不同場合竟然有9個頭銜,她在各電視臺公開表示自己是祖傳中醫、苗醫、蒙醫,又是某協會會長、某醫院院長等,屢屢被查,卻每每復出。這件事讓人們意識到,保健品行業普遍誇大宣傳,不僅跟經營者自身有關係,也與治理的不得力有關。從機制上來講,根據《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負責審查的食藥監部門是指企業所在地部門,而不是廣告發布地部門,這就導致有的審查“走過場”,甚至在廣告被查後還反覆提供批文。把好“審查關”,就要探索更為合理、更為順暢、更為有效的監管機制,從源頭上遏制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衝動。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這則公告,雖是針對電話形式的行銷,但其實整個行業都該受到警示。當前,保健品行銷出現許多新花樣,如開門店、搞團購、送雞蛋、免費旅遊等。套路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賣産品。至于産品有沒有效,是否物有所值,則被有意無意忽略了。但這是真正值得關心的話題,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不僅追問權健真相,也在追問保健品的真相。(王慶峰)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瑞雪迎新年
瑞雪迎新年
古堰長堤層林盡染
古堰長堤層林盡染
香溪長江大橋主橋合龍
香溪長江大橋主橋合龍
福建霞浦:漁民海上忙冬播
福建霞浦:漁民海上忙冬播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91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