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課本裏的地動儀該如何呈現
2018-10-16 08:53:30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一則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隨後,人教社回應,稱地動儀相關內容確實從初中七年級歷史教材上撤下,原因是改編進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教材中專門講述了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指出其對科技的重大貢獻,同時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追求真理,獻身科技,“要像張衡一樣,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做一個有心人”。

  此次關于張衡地動儀的爭論,若厘清了爭論的症結所在,對于未來完善教材編寫思路不無裨益。關于張衡地動儀爭論背後的症結,涉及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張衡地動儀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樣的?搞清並尊重事實,在所有價值排序中理當位居前列。其二,教材到底該承擔怎樣的功能,是側重價值宣導還是啟發思考,應如何實現二者的兼顧?

  就事實層面來説,目前和地動儀相關的確鑿材料相當有限。張衡地動儀在史書上的相關記載只有短短百余字,教材上那張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的照片,是現代人基于史籍和研究制造的復原模型。這個模型具不具備預測地震的功能,在學界曾受爭議。如果進一步觀察國內外學界的觀點,會發現連地動儀是否真實存在,形狀究竟如何,也都存在不同意見。

  教材並非不能介紹張衡地動儀,關鍵是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其實,像此前歷史課本中將張衡地動儀作為古代高科技典型,不如現在教材改版後,基于目前所掌握事實,呈現其真實的“素顏”,以啟發學生去探尋古代科技的真實面貌,引導學生追求真理。同時,這一改動也當啟發公眾對教材功能的思考,即我們希望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啟發思考和價值宣導兩者之間,並不必然存在矛盾,但如果不尊重事實,就有可能制造割裂。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教材選用張衡地動儀,是當作中國古代科技領先的例證。但由于年代久遠,特別言之鑿鑿的原物復原、功能再現是難以實現的。與其傳遞模糊不清的資訊,倒不如留下一點余地,在激發孩子們對古代技術的驕傲和自豪的同時,引導孩子們對歷史上的地動儀到底是怎麼回事、地動儀和現在的地震監測進行深入思索。既傳遞文化知識,也激發探索欲。

  近年來,關于教材內容是否真實客觀的討論出現不少,尊重客觀真實也成為教材調整共識性的方向。地動儀其實並未消失,而是承擔的角色有所變化,它不再只是一個科技水準的例證,更是啟發思索的載體。對于古代的科技成就,應當嵌入現代的思考模式中,能夠對思考能力、科學素養的普遍提升産生作用,才能最終為歷史認知、文化自覺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希望這次地動儀在教材中的調整,可以對完善未來的教材編寫乃至調整教育理念,産生積極作用。(作者:敬一山,係媒體評論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金色豐收稻飄香
金色豐收稻飄香
廈門湖裏區:特區發祥地的新征程
廈門湖裏區:特區發祥地的新征程
貴州興義:多彩熱氣球點亮夜空
貴州興義:多彩熱氣球點亮夜空
“胸懷地球”的浙北小鎮
“胸懷地球”的浙北小鎮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56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