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然生態保護工作者李維東因一場演講成為“網紅”,這篇演講的主題是由他發現並命名的珍稀野生動物伊犁鼠兔。這個模樣很“萌”的動物直到1983年才被意外發現,其數量卻逐年減少,如今可能只剩不到1000只,于2005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但伊犁鼠兔至今仍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李維東指出,名錄本身已經多年沒有更新。
伊犁鼠兔的“危局”,暴露出制定于近30年前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下簡稱名錄),滯後于野生動物保護最新情況和需求的尷尬。
有專家介紹,《名錄》在制定之初,社會對動物保護的認識才剛剛起步,除了野生動物的珍稀性,是否受百姓的關注和喜愛也是考量的標準之一。這一名錄出臺後,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特別是大熊貓、丹頂鶴、金絲猴等備受國民喜愛的珍稀野生動物受到較好保護。以大熊貓為例,目前我國大熊貓野生種群已經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長到1864只;截至2017年底,我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首次突破500只,達到518只。
萌態可掬的“國寶”們有“流量”加持,社會對其的保護意識也較強。但長久以來,一些同樣面臨滅絕危險的動物卻因為遠在公眾視線之外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保護。勺嘴鷸,目前種群數量估計少于100對,沿海灘涂濕地開放導致其棲息地被嚴重破壞。黃胸鹀,因過度捕殺食用,近20年來由“無危”變成“極危”。它們都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卻和伊犁鼠兔一樣,無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反之,藏野驢和梅花鹿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野生種群數量很多,已被列為“無危動物”,卻仍在名錄之上。
對于野生動物保護來説,“流量”不該是決定其受保護程度和保護水準的刻度。守護每一個珍稀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守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
當務之急,是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至今已有近30年的時間。而2017年1月1日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規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然而,野生動物名錄除了2003年進行過一次微調後,再無更新。野生動物的瀕危程度及其判斷標準、相關領域的保護方法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野生動物的保護還需要有關職能部門之間協調合作的智慧。目前,我國將野生保護動物分為水生和陸生保護動物,最初分別由原農業部和原林業部進行分頭管理。今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水生和陸生動物分別由農業農村部的漁業漁政管理局和自然資源部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進行管理。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工作中多少會存在隔閡,但是對于保護野生動物這項工作來説,同心協力才是唯一最優解。
就像明星追求鎂光燈下的“流量”,野生動物保護中的“流量”無疑是喚起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催化劑。“流量”本身是中性的,但“流量”不應成為動物保護領域的“頭號玩家”,而更應該有全面的調研、科學的評估、各部門間的合作與擔當,共同促進整個野生動物保護圈子的良性發展。 (王辰陽、譚慧婷)
-
對網售野生動物制品不能止于下架
只有提高違法成本,斬斷制售野生動物制品的利益鏈條,才能切實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2018-07-04 08:39:04
-
表演不是買賣野生動物的理由
2018-06-27 08:34:57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