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傳統消費開始向個性化消費、服務型消費轉型。相比于標準化住宿,線上短租的房源類型多樣,能滿足不同種類的需求,通過方便快捷的線上短租平臺訂房,成為不少遊客的新選擇。
互聯網數據研究機構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Q1國內線上短租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線上短租市場交易預計2018年將達到169.6億元。
然而,市場盲目擴張,也存在不少隱憂,很多訂房遊客表示曾被線上短租房“坑”得很慘。例如,平臺上發布的房屋位置、房間條件等資訊與現實嚴重不符,房間設施老舊等多重安全隱患,都是投訴的重點。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線上短租市場都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有的房主會用“陰陽地址”留虛假電話。有的房屋設施老舊,三部電梯壞了兩部,消防通道堆放著各種各樣的雜物。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平臺和房主之間只是合作的關係。作為平臺方,對于房主發布虛假資訊的欺詐行為,普遍缺乏相應的處理,如果遊客對某一房源投訴過多,房主索性換個平臺、換個馬甲重新接單。
龐大的市場,混亂的現狀,讓強力規范線上短租市場顯得尤為必要。要想治理線上短租市場亂象,務必從幾個方面好好把關——
首先,“共用租房平臺應加強與房管部門、不動産登記部門的聯繫,業主在平臺上發布房源必須經過核驗。”平臺可以通過財産、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識別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東、租客個人信用檔案登記制度和規范的個人信用評估機制,交易雙方可以根據累計評價和信用評級來進行雙向選擇。另外,平臺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強房源真實性的核驗,如果因平臺提供的虛假房源造成損失,租客可以向平臺索取賠償,如果平臺拒絕賠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工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其次,市場監管部門,應監管好房源、平臺的經營行為,同時也應加強行業法律法規的制定,在立法層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一些地方已經出臺加強民宿管理的相關措施,應當加以借鑒推廣。據了解,2016年底,浙江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重新設置民宿的范圍和條件。針對這一新業態,分類設定了建築設施、消防安全、經營管理的標準,並交由相關部門發放相應的經營許可或準予申報登記。
除此以外,商家是否依法守信是關鍵。商家借助修圖軟件,隨意制作精美房源圖片現象泛濫成災。任由“照騙”存在,不僅是房源提供者的短視之舉,長期看,對平臺的影響更是毀滅性的。誠信自律的商家,才能贏得良好口碑,讓線上短租這種新興業態惠及買賣雙方。 (李雨澤)
-
租房市場異動,源于市場失衡
租房市場事關民生以及城市的長遠發展,不能讓無良中介攫取了城市發展的紅利,需要政府、第三方租賃平臺、房産中介的共同參與,形成一個多層次、相互平抑的租房市場格局。2018-08-20 08:22:48
-
短租房照片豈能成“照騙”
互聯網平臺可以通過財産、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識別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東、租客個人信用檔案登記制度和規范的個人信用評估機制2018-08-17 08:55:0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