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給“海水稻”扣“浮誇”帽子有欠公允
2018-08-10 08:55:45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備受社會矚目的“海水稻”項目因稻種命名問題引發爭議。因與海水“並不沾邊”,“海水稻”被質疑名不副實,甚至被批“浮誇之風”。

  科學研究是否應實事求是、摒棄浮誇?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科研項目是否可以進行通俗化表達以便公眾理解?答案同樣是肯定的。以“海水稻”為例,這是對耐鹽鹼水稻的形象化稱呼。它確實不是長在海裏,但可以生長在海邊灘涂等“海水經過”的鹽鹼地,也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由于土壤中的鹽分對農作物傷害很大,一般水稻品種都是在含鹽量濃度0.1%以下的土地種植,而去年,“海水稻”中一種編號為YC0045的水稻材料,生長全周期水田含鹽量濃度0.6%,最高畝産量超600公斤;今年6月,在迪拜郊外的廣袤沙漠中,中國科學家們利用稀釋的海水,在沙地中成功種植出了一片“水稻綠洲”。正是接連取得的成績,讓“海水稻”廣為人知。這名稱如果有人認為不夠嚴謹恰當,可以商榷,但若僅僅因此,就扣上一頂“浮誇之風”的帽子,恐怕就有些不太公允了。

  或許有人會説,“海水稻”之名已經帶來了誤解:此前研發中心與網友互動時,許多人都問了同一個問題——這種水稻可以用海水灌溉嗎?這類疑問,其實折射出公眾理解科學的某些欠缺。海水鹽度通常為3.0%到3.5%,超過0.6%的鹽鹼地已基本是“農業荒漠”,以海水直接灌溉,在現有農業科技水準下確實無法實現。實際上,在“化灘涂為良田,讓寸草不生的鹽鹼地稻花飄香”的逐夢之路上,從耐鹽度0.1%提高到0.6%已是重大突破,這一過程中每一個0.1%,無不是一批批科研人員頂著驕陽“貼近大地”、不懈躬耕的努力結果。不正視事物發展和科學研究點滴進步的客觀規律,想當然地認為非“一步到位”海水漫灌稻田不可,這恐怕對“海水稻”不公允,對所有在科研長路上漫漫求索的研究人員也不公允。

  如何向公眾傳播科學,當然是一門學問,這不只是傳播方的責任,也呼喚公眾良性互動。為便于理解,專家和媒體往往會以淺白簡略的語言,來概括詮釋專業性很強的項目;但公眾切不可因其名稱通俗,便顧名思義、一知半解地推測科研過程也全都輕而易舉。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項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背後都是年復一年的付出、成百上千次的失敗,一步一個腳印、漸進式攻堅克難,這才是科研的常態。廓清對“海水稻”的簡單化誤讀,以此為契機增進全社會的科學精神,也許倒是一件好事。

  當今世界,唯創新者強。對科研創新的支援,當然包括資源投入與體制松綁,而最不容忽視的,是足夠寬容的輿論氛圍,是全社會真正的理解。如果對科研項目的關注始終流于表面、停在標題,今天看到報道,就盛讚世界第一;明天聽到質疑,又大罵欺世盜名,如此輕率的捧殺或棒殺,都算不得客觀理性,也必然不利于科學精神在中華大地生長。(胡宇齊)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讓科研指揮棒更科學
    科學發展要取勢,科學評價要取實。
    2018-07-05 08:31:21
  • 給科研人員“松綁”,從一年只填一張表開始
    多年來,在申請立項、評審、預算、報銷、結項等環節上,種種瑣碎細節耗費了科研人員的很大精力,中科院此次每年只需要“簡單地填寫一張表格”的改革,值得肯定。
    2018-07-03 08:03:51
  • 新華時評:搞科研離不開“笨功夫”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科技發展佳績頻出,許多科研人員在基礎研究領域的艱苦付出和堅守讓人肅然起敬。事實證明,搞好科研、做好學問需下“笨功夫”。
    2018-01-07 17:26:54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走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金色葵海染河套
金色葵海染河套
新疆:家鄉味道
新疆:家鄉味道
懸崖上的岩石“外科醫生”
懸崖上的岩石“外科醫生”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24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