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青年擇偶:有趣的靈魂不會從天而降
2018-06-13 08:24:30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過度苛求對方處處與自己“合拍”的思想,很有可能讓年輕人忽視對方在性格、愛好等更深層次的優點,錯失機會。

  近日,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和“青年之聲”婚戀服務委員會聯合發布《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該報告通過對3082份有效問卷的統計發現,當代青年擇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近七成青年擇偶“願等待不願將就”。交際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動是青年單身的三大原因。

  我最關注的是那些“願等待不願將就”的人。它暗合的是年輕人注重心靈合拍、內在匹配度的訴求。這確實是一個讓個人又愛又恨、對家庭和社會也具有多重意義的觀念。

  很多人篤信一個觀念:一定要找那個自己“有感覺的”。這沒毛病,有感情基礎的婚姻確實更牢固。年輕人更注重尋找“靈魂伴侶”,而不過于看重對方外貌、財富、學歷等“硬條件”,可以説是對婚姻負責的態度,是締造幸福家庭的基石。

  只是,這些想法很多時候容易被極端化。比如,一些年輕人在相親後,只因為對方穿了自己不喜歡的襯衣,或是鞋子不是自己喜歡的牌子,就認定與自己“三觀不合”,放棄進一步接觸的機會。過度苛求對方處處與自己“合拍”的思想,很有可能讓年輕人忽視對方在性格、愛好等更深層次的優點,錯失機會。

  經濟社會的發展,工作崗位的不斷細分,性別平等意識的增強,都有助于年輕人婚戀擺脫物質依賴。90後從出生就自帶個性張揚、自主意識強的標簽。在婚姻問題上,他們更注重自我感受,希望伴侶能與自我高度合拍,也更有底氣、有資本,等得起。這是“不將就”擇偶觀誕生的現實基礎,也是社會進步帶來的觀念革新。

  但是,年輕人裏也出現了“恐婚族”。他們中有的人經歷了失敗的愛情,但更多是從身邊人或網上接收到了負面情緒,進而打出了“不願將就”的口號。作為個人觀點的表達,這無可厚非,但足夠多的聲音匯集在一起,容易形成一種效應:一些性格較內向且交際圈狹窄的年輕人受此影響,既不信任網絡社交,也排斥熟人介紹相親等接觸異性的機會。

  愛情之美在于沒有固定法則,多姿多彩。青年在堅守“願等待不願將就”的同時,也不妨放棄一些偏見,多給自己一些機會,積極走出去。結識更多的人,才有可能遇到有趣的靈魂。不將就,是選擇上的不湊合,不代表行動上的不作為、不主動。(甘瓊芳)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努力就能實現夢想,擇偶將少功利
    “農民假裝高富帥騙婚”案件或許只是個案,但透過案子,我們能隱約感知當前社會婚戀觀的變化。持有什麼樣的擇偶標準純屬個人選擇,希望通過相親找到一個物質條件優越的對象也無可厚非。
    2013-03-22 10:08:22
  • 新華網評:勇做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當代青年要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讓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閃爍出更耀眼的真理光芒!
    2018-05-05 12:01:19
  • 青年向上,時代向前
    後人將如何書寫當代青年的奮鬥?接好歷史的接力棒,是當代青年的機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
    2018-05-04 09:25:3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彩粽”迎端午
“彩粽”迎端午
“大鼓”出山
“大鼓”出山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巧手剪出“世界杯”
巧手剪出“世界杯”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297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