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們需要更好的隱私保護
2018-04-17 08:48:40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朋友圈成為了個人資訊泄露的重災區。最近有媒體報道,朋友圈曬出的個人資訊,很可能被私下收集,5-10元即可交易,然後被應用到網絡徵婚、醫美宣傳等行業,被不法分子用來進行社交詐騙。甚至,朋友圈的集讚換獎、幫忙砍價、拼團購物等,也有可能是竊取個人資訊的騙局。

  一句話,朋友圈已無隱私。這既是因為社交軟件成了工作標配,人們平時要加些不怎麼熟悉的朋友,導致朋友圈遠沒自己所想的那麼私密;另一方面,有時候幫朋友投票、砍價,掃描二維碼獲取話費,轉發某個廣告領取紅包,點讚領取禮物等,也會被變相“搜刮”到家庭住址、消費習慣、收入等個人資訊。相比前者,後者更加不可控,也更加可怕,因為它直接涉及社交軟件在隱私方面的獲取機制。我們不少人都曾遇到這樣的狀況,一款“圍住神經貓”的遊戲突然間流行起來,毫無科學根據的“你是左腦還是右腦”佔據了朋友圈半壁江山,甚至隔三差五我們就能看見各種“性格測試”“運氣抽簽”“抽獎遊戲”,它們大都是隨機答案,卻都要索取授權,這會不會威脅到資訊的安全性呢?

  就某些社交軟件的回應,對第三方的授權僅包括頭像、昵稱等非敏感資訊,並不需要擔心,然而,這並不代表索取授權就是一件正確的行為。最近被稱為“史上最大隱私泄露事件”的臉書,就栽在了這上面。該軟件授權了一款性格測試應用,被大約30萬人安裝了,然後他們的社交關係資訊和個人資訊就被A獲取了。就這點來説,我們授權一個應用時到底有沒有可能被竊取數據,是值得警惕的。不久前,有人公開説“中國人願意用隱私獲取便利”,大概無意中透露了這種可能性。許多社交軟件和電商是合作關係,雖然都對用戶宣稱數據安全,但在點擊授權的一剎那,用戶很難搞清楚發生了什麼。更甚者,現在很多軟件都毫無理由地索取手機許可權,雖然你很難明白這樣做的依據,但這的確是時下互聯網的某種風氣。

  歸根結底,這是用戶在隱私條款中的弱勢地位決定的。一個考慮周全的隱私條款,會最大程度體現對用戶的尊重,不僅給予用戶“被遺忘權”,還採用明確的增強式告知,強制隱私條款每部分附加相應具體的場景描述,對採用的技術手段進行説明,一目了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但我們看到的大多是大綱式的説明,甚至很多沒有説明。去年,有媒體對50家互聯網企業發起調查,結果只有30家制定獨立隱私政策,18家關于隱私保護的內容存在于用戶協議中,2家完全沒有關于隱私的聲明。條款如此含糊,原因就在于很多企業片面強調“規模增長”,而忽略了用戶的隱私需求。近段時間以來,“大數據殺熟”的負面新聞比較集中,就是因為大部分用戶開始意識到了這個事實,也渴望更好的隱私保護機制。

  保護隱私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法律。然而目前頒行的《網絡安全法》及“兩高”對個人資訊的司法解釋,只規定了買賣個人資訊可入刑,沒有明確怎麼收集、怎麼利用這類隱私條款應該涉及的規范。這是因為它不像直接交易那樣,有顯著的危害性和強烈的識別性,因此一些互聯網企業才更加有恃無恐。僅就這點而言,旨在全面保護隱私的個人資訊保護法是不能缺位的。(扶 青)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個人資訊泄露不能無人負責
      個人資訊泄露往往面臨“無人負責”的局面,看似很多環節、很多部門都有責任,實則所有的後果最後都由當事人自己來承擔。
    2016-09-22 08:39:03
  • 不怕垃圾資訊 就怕被人倒賣
    昨天,國家一項《關于加強網絡資訊保護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商家角度來看,找到法律真空,讓更多有利于自身的資訊落到目標消費者身上,是商業機構終其一生的使命。
    2012-12-27 09:18:03
  • 誰是網絡信息安全“第一責任人”?
    在實名成為趨勢的年代,信息安全尤其不能“裸奔”。 (12月30日《南方日報》)網絡資訊泄密越來越像一扇關不上的“門”。 從現實的法條來説,我們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基本停留在國家安全與係統安全的層級上,比如《全國人大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多部法規基本未及厘清個人隱私及數據庫的安全權益。
    2011-12-31 09:51:5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敘利亞杜馬鎮
探訪敘利亞杜馬鎮
瑤鄉春耕忙
瑤鄉春耕忙
美國紐約舉行反戰集會
美國紐約舉行反戰集會
雨潤春色“一抹紅”
雨潤春色“一抹紅”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269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