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與其爭論“油膩中年”,不如專注做好自己的事
2017-10-30 08:52:14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對肥胖的嘲笑,在國外依舊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這幾天,中年男人再一次被“油膩感”包圍了。始作俑者是一篇朋友圈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説實話,作為一個“中年男人”,我也參與了朋友圈轉發。但轉發代表關注,未必表示全部讚同。

  如果簡單地網絡溯源,“油膩”較早出現大約是2015年題為《中國男人為什麼有一種油膩感》討論帖。這個提法本身暗含著女性主義視角,也帶著點消費時代的特徵。隨著這個話題的走紅,“油膩感”的對象,從“有些男人”,最後落實到“中年男人”。話題的拓展過程表明瞭,“油膩感”其實是個普泛的、包含著人性弱點的深刻問題,但被“中年男人”將之變成了自己的問題——這個話題走紅,一是表明瞭中年男人多少存在著“中年焦慮”;二是表明瞭中年男人的確有“表達欲”;三是表明瞭中年男人對自身“形象工程”比較關注——但過于關注“自身”未必是件好事。

  因此,面對大眾,作為中年男人,感受到談論這個話題時的壓力——因為擔心自己被歸為“樂于説教”的群體。

  我覺得,要避免自以為是,一個重要的經驗是“無我”——有必要牢記敬畏與尊重,勿把個人標準淩駕于普適標準之上,不要帶著“中年男人”的“我執”。拋開眾多潛在的背景,“油膩感”的確是一個需要自我反省的問題,但這種反省,需要從對評判的“標準”開始。

  首先,外在的東西不應該是標準,這包括且並不限于肥胖、手串、保溫杯。中國的古訓是不要以貌取人,我們是否已經“成熟”到可以不敬畏傳統道德倫理的程度?比如對肥胖的嘲笑,在國外依舊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其次,我們永遠應該關注自己的內心。個人覺得拒絕“油膩”的思考,可以從“不忘初心”開始反思:當初那個“青澀少年”如何成為了今天的自己?那時候的我們,可能靦腆、勤奮、節儉、謙遜、尊敬師長、懷抱夢想而向往美好……現在的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認可當初的那個自己?

  我們日益成熟的經驗和智慧,應該主要用以甄別和判斷這個社會普遍性的媚俗或媚雅,在不斷的反省中成就自己的深刻而非驕傲;應該主要用來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著眼于個人得失。關于油膩中年男的話題,讓我聯想起錢理群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批評。當我們沉醉于對前者的批判時,要小心別讓自己同時落入後者的陷阱。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難免都會有個人好惡,這是多元化社會所賦予的權利。只要不違背道德倫理,便無所謂好壞——比如,難道我會告訴你我個人其實不太喜歡中年男人戴手串嗎?我總覺得帶著點偽小資和志得意滿的中産階級腔調。——但我不會自以為是拿它做普適性標準的,否則我也油膩了。所以,與其爭論這些,不如專注繼續做好自己手頭的事,用孔子的話來説,就是“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作者劉志權係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蜂鳥鷹蛾戲花忙
蜂鳥鷹蛾戲花忙
中國國際時裝周拉開帷幕
中國國際時裝周拉開帷幕
高原戈壁中的“巡天者”
高原戈壁中的“巡天者”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8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