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不必以“窮人的名義”撐衡水中學模式
2017-04-16 09:18:22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衡中模式無法強化教育公平,無法給貧困學生、農村學生更多機會,反倒會加劇教育不均衡。

  衡水中學在浙江辦分校,引發持續討論。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日前對此回應,稱要“切實扭轉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教育品質的傾向”。但輿論場中,好多人從衡水中學高升學率中讀出了很多“現實意味”。

  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類聲音認為,中國還有不少貧困家庭子弟,他們需要通過“衡水中學”們考上大學改變命運,這是衡水中學存在的基本理由;圍剿衡水中學,是絞殺貧困家庭孩子改變命運的希望。

  這類觀點內含的認知就是,貧困家庭孩子更適合應試教育,而非素質教育,而衡水中學代表的應試模式,為這些孩子保留了一線“逆襲”機會。

  但這似是而非,也錯估了衡中模式給農村學生帶來的正負影響。以衡水中學為代表的“超級中學”,其實並沒有給農村學生、貧困生帶來更多希望,反而令他們進名校更加艱難。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衡中模式不單純等于應試教育模式,而是指一省(市)舉辦一所或幾所超級中學,打造“升學神話”的辦學模式。在當前的升學評價制度之下,單純去批某所中學搞應試教育,沒多大意義——事實是,我國絕大多數高中都實行應試教育,這也是要進行高考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係,把學校、教師和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的原因。

  衡中模式的問題核心,不在應試教育,而是以更激烈的手段,把全省各地級市的優質生源匯聚到一校或少數幾校,進行更高強度、更激烈競爭的應試教育。

  因而,衡水中學是否給了窮人家的孩子更多機會,其實更應看“超級中學”對他們升學是否更有利,而不能把問題偷換成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哪個對農村生更有利。

  後者其實是個偽命題:當下的考試評價制度中的“素質”,經常被窄化為唱歌、跳舞等技巧,被認為對農村學生不公平。但這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以“窮人的名義”否定“素質教育”,也失之偏頗。要知道,真正的素質教育,應是多元教育、個性教育,關注每個學生個體成長的教育。

  從基本的教育常識分析,一個省只有少數幾個高中獨大,必然令那些縣鎮中學的辦學日益艱難:優質生源流失,優質師資被挖走,縣中凋敝,而受傷害的是農村生,他們中能擠進“超級高中”的,少之又少,更別説那些考進的孩子面臨著得去異地上學的種種問題。

  衡中模式引以誇耀的高升學率,其實就是通過跨地區搶生源打造升學政績。它無法強化教育公平,只會掣肘教育均衡的推進。

  或許,衡水中學由于地處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給人的感覺是,這是為貧困地區孩子辦的學校,它由此獲得某種“道德加冕”。但具體分析其生源結構,它們其實招的全省生源,跟為農村學生服務沒太多關係。

  衡中模式不會增益于教育公平,只會制造更大的不公。認為它對農村學生更好,其實是一廂情願。對教育部門而言,也該意識到這些“超級中學”辦學模式對基礎教育的損害,而不是縱容甚至美化。努力以公平為導向推進升學評價制度改革,並推動教育資源均衡,才能讓更多農村孩子、貧困家庭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機會公平。(新京報社論)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駐阿美軍大型空爆炸彈已致死武裝分子94人
    駐阿美軍大型空爆炸彈已致死武裝分子94人
    蘋果獲準在美加州公路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蘋果獲準在美加州公路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奇境“顛倒屋”
    奇境“顛倒屋”
    西雙版納上演萬人潑水狂歡
    西雙版納上演萬人潑水狂歡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6112081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