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讀小説《金翼》:東方鄉村社會與家族體係的縮影
2019-06-24 09:15:41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渠敬東

  《金翼》(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是探索中國人社會生命之構造的經典之作。林耀華透過生命傳記法,以及內省式的民族志手法,描述了中國地方社會中的兩個家庭由親屬關係、地理分布和人際網絡所構成的不同的命運軌跡。這本書寫于1940年,是林耀華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余暇生活中的信手之作,題材取自于家鄉福建省閩江流域的古田黃村,雖然作者曾于三四年前做過兩次田野考察,內容上卻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歷程。作者在四十年後的“著者序”中説:“《金翼》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説。這部書包含著我的親身經歷、我的家鄉、我的家族的歷史。它是真實的,是東方鄉村社會與家族體係的縮影。”

  首版《金翼》副標題為“一部家族編年史”。編年史的方法,本就是民族志的要求,即是對一種社會歷程之詳細完整的描繪。1932年秋,林耀華在燕京大學曾選修派克教授開設的“集體行為”課程,深受影響,嘗引述道:“如果個人在社會中之關係為形式的,如果社會不止各分子總和,此種關係,應以互動或歷程解釋之”;“蓋人有社會嗣業,從交通造就而成,又從交通傳遞而來;社會之生命及其連續,全視乎前代之民風、教化,技術與理想能否傳于後代”。顯然,民族志所理解社區意義上的社會,首先是一種時間性的生成、演化和流變過程,是一種動態的機制化和結構化形式。社區亦是一種空間性的關聯形態,通過交往或傳播的方式與其他社區乃至國家不斷形成一種多向度傳遞的關係,進而形成彌漫或擴展性的文化網絡。雖然學界對于華南地區之宗族社會素有研究,後來亦對《金翼》多有評價,但《金翼》採用的所謂編年史手法,即在特定的時空關係中追蹤全面社會關聯的方法,將“社會”的自然展開作為其構造的環節和脈絡,則是獨具一格。

  不過,編年史的呈現並非僅是一種單純的線性時間過程。一個社會周期,常常伴隨著競爭、衝突、調協和同化四個階段而展開,其中,競爭最為根本且普遍。林耀華借用齊美爾的説法,認為人們之間的互動常因情勢的變遷,伴有無意識的、難捉摸的和未預料的情況發生,短兵相觸,危機難以避免;可隨著時過境遷,也往往會調協成就,達以和解,由此形成的新秩序漸漸深入人們的習慣風俗,傳遞後代,便又形成新的均衡態勢。

  《金翼》就是循著這樣的節奏和過程來寫的,可以説它是受了派克、庫利等人的影響,但作者借由親歷的經驗書寫的畢竟是中國人的故事。社會之為社會,是因為以“文”化人,人在其中。社會研究失了人,便只剩下了空蕩蕩的軀殼,沒了生命及精神。林耀華説,他是用生命傳記法來研究社會的,即通過生活中人的生命歷程來承載社會的生命歷程。具體來説,是用黃張兩家姻親的生活流變,來呈現一個社會的生命周期。他在“英文版前言”中説:“在談到帝國、家庭或個人的命運時,我們探索的是人際關係”。在另一處,他也曾説:“研究個人生命,同時也就是研究家族社會。個人生命的變遷,自出生至老死,恰好繞成一個圓圈,在這圓圈之內,每個人生命必需依賴他人而生活,上連下繼,迴圈遞嬗,由個人圓圈積成家族生活的大圓圈”。社會中的人、人與人的關係,甚或是作為國家的公民,在生命傳記的意義上是一體的關係,不是概念上的逐級遞進關係。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祖先或神明的關係,也非各自分立,而是化育在每個具體的人的生活之流中,連同各種偶然和機緣,彼此交錯,共存一處,呈現為社會的樣貌。

  《金翼》用的“白描法”,不事雕飾,不加渲染,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僅用樸素簡練的墨線來勾勒人物和場景。也像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長卷,空間隨著時間而展開,時放時收,如一幅幅連環畫,每段故事的開始,都是上段故事的收尾,彼此接連呼應,時而平緩、時而舒展、時而高潮、時而輾轉……觀者只有在一臂之間領略其中的故事,卻永遠被置于無限的時間中,等待下一個場景的臨現。

  (作者為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志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一片茶葉與布朗族命運之變
一片茶葉與布朗族命運之變
馬蹄踏水 舞動草原
馬蹄踏水 舞動草原
中國旅遊文化周在埃及開幕
中國旅遊文化周在埃及開幕
比利時上演夏至音樂節
比利時上演夏至音樂節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591210167722